第三百零九章 都是主人的愿望罢了

    第三百零九章 都是主人的愿望罢了 (第2/3页)

受不住。

    当然,好在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这么严苛的地方了。希腊人这套理论,至少在他们那边是够用了。

    可惜,这种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些说服力,现实影响却很有限。

    最大的原因,依然是希腊人必须依赖欧洲人。

    为此,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选择自己名字的时候,当年的希腊文人们甚至更希望用拉丁语的“格雷西亚”,而不是希腊语里的“希腊”作为自称。而前者本来是罗马人对意大利南部,大希腊地区的特指,用来代指整个希腊,其实是一种误读。

    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希腊人自己用这个词代指希腊,出现得也不晚,是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使用的。至于真的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还是郭康常用的那种“亚里士多德说的”,可能亚里士多德自己都不知道……

    这事儿更是搞得自相矛盾——为了正本清源,和“罗马鞑子”划清界限,回归纯正的希腊文化,这些希腊人连东罗马都不认了,造出个这么大的麻烦来。结果,在选择名称的时候,又回到罗马人的语言了。

    这明显已经和罗马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没什么关系了,整个逻辑就是混乱的。哪怕亚里士多德自己来,也得注意下避嫌吧。

    当然,混乱的原因,却并不复杂:这都是主人的愿望罢了。

    为什么希腊人必须和罗马划清界线?因为欧洲人决不能接受有个罗马出来。对这件事,郭康自己可是太清楚了。

    而为什么希腊人起名字却又要用罗马话?不还是因为欧洲人习惯了拉丁语和它的衍生词,用着更方便,有利于国际观瞻。

    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国注定的悲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希腊人自己的表现也确实不怎么样。

    这个“国家”在一开始,就无法实现内部团结:它是由大批被称为“克莱夫特”的土匪组织,和一些传统贵族组成的松散联盟。土匪们不服从所有人的命令——好处是他们讨厌颐指气使的奥斯曼人,坏处则是他们同样讨厌给自己发号施令的希腊政权;

    而老贵族们虽然家底厚实,有些家族甚至已经是东罗马、奥斯曼和希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