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教士西儒说

    第三百三十三章 教士西儒说 (第2/3页)

之一,也是少有的在各种时代都不过时的祖传技能。欧洲这边……总不能指望那些文盲状态的部落头人教书吧。所以,兴办学校自然就只有教会做了。

    引进良种,选育各种高产的粮食、经济作物乃至蜜蜂,也是如此。在中原这个叫“劝农”,是官府里知识分子们的基本职业要求,然而众所周知,欧洲这边哪有这种水平的官府……所以相关行业,也就只能丢给教会负责了。

    同样,教会也是音乐和艺术的最大赞助人之一。欧洲人一样有“礼乐”的需求,认为只有中原人才穷讲究、欧洲人就不讲究礼仪等级,和认为他们腿不能打弯,是一个级别的误解。

    而提供这种人才支持的,自然也是教会。刘邦没了儒生,大臣们只是行为上不讲究;欧洲国王们没了教会,朝廷里可不止没有祭典、音乐,就连个会算数的都没了……

    至于各种典礼,包括葬礼,当然也是教会在一手包办。在丧葬仪式体现的重要性上,教会和早期的儒生也是一回事。

    甚至,直接那礼、乐、书、数,对着教会一套,都能发现其中大部分职能是重合的。至于另外两个,倒是不明显。倒不是教士们不会——很多偏远地方,都是极其危险的,想要传教,还真得有一身武艺。但这边的教会实在打不过蛮族部落,所以让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这样看来,就能发现,教会其实就是个职能还没有分离的上古巫祝组织。虽然各方面的知识有了发展和变化,现在的社会再怎么说也比上古三代发达一些,但世俗政权的组织能力实在太拉胯,导致这些职能想分化,都分不出来,只能继续抱团,在教会框架里蹲着……

    这样解释下来,东方来的客人们就能听懂了。

    实际上,基层教士也确实不止主持仪式,充当老师,也经常担任三老的角色。甚至在造反的时候,这些人都和中原的下层读书人一样,属于核心人才。郭康之前怀疑英格兰人没有组织能力,但那是英格兰的特例,而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