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下显学,非英即俄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下显学,非英即俄 (第2/3页)

其实就怀着曹刿一般的心态。我们才是他们眼中,傻头傻脑的肉食者啊。”

    “而且,现在也不是春秋那会儿了。真要是不满起来,他们中的穷人就会成为陈涉,但我们罗马的武力,却不如强秦威猛;他们中的教士就会成为张角,但我们罗马的声望,却不如大汉显赫;他们中的读书人就会成为黄巢,但我们罗马的实力,却不如盛唐雄厚。”

    “这三个朝代,都是中原最强大的时候,却都因为一个个普通人的怒火,最后被焚烧殆尽。我们这边,难道有比他们还强大的国家么?如果没有的话,又哪来的信心比他们的执政者还胆大妄为呢?”

    “所以,伱有这种心思,为父是很高兴的。”他告诉郭康:“很多贵人时间一长,就会忘乎所以,觉得祖先筚路蓝缕得到的家业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家族,也就离衰败不远了。所以,能有这样清醒的孩子,才是家门的幸事啊。”

    “说得好啊。”郭破奴却直接插嘴道:“爹,你文采进步好快啊!娘还说你不看书……”

    “没有没有。”义父赶紧摆摆手:“这都是你外公的话,我就是学给人家听的……”

    “那也不错了。”郭破奴倒是很高兴。

    郭康被他说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且,义父——或者说黄老先生这番话,其实也不算对。

    在中原,这个分析可能没什么错,但在欧洲就不好说了。那些欧洲贵族也不是没来由地傲慢——人家那边很多地方,水,它就是覆不了舟啊……

    而且,水最不能覆舟的地方,后世还成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用事实证明,就算民众懦弱无知,国家一样可以强盛。

    而中原传承两千多年的政治哲学,也最终在和这些人的竞争中落败。

    黄老先生引用的,就是典型的儒家理论,而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如果最后,被另一个更加仁义的文明打败,反而还能解释,可以说孔孟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