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牧首的可能性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牧首的可能性 (第2/3页)

本。法国的版本说,若安是一名来自德意志地区的普通村姑,但她十分渴望知识。当时,能向平民提供教育的只有修道院了,因此她就女扮男装,进入修道院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神学家。

    之后,为了进一步深造,她先后辗转多地,最后来到了公教教会的中心罗马。得益于扎实的神学功底,她在教廷内步步高升,同时又因为慈悲为怀、乐于助人,也获得了平民的支持。因此,在当时的教宗逝世之后,她在教士与平民的欢呼与掌声中继位,并且选择“若望”作为教宗名。

    然而,即位之后,若安却爱上了一名男子。在她成为教宗两年多之后,在一次游行活动中,若安在古罗马时代就是主要街道的“圣街”上,当众诞下了一个婴儿。

    人群一时哗然,发现真相的民众极其愤怒,把她绑在马尾后面游街。然而等气头过去,人们又想起她平时的善行,于是没有处死她,而是将她监禁起来。她的孩子也被教会收养,最后也成了一名主教。

    其他的版本则有不一样的结局,比如另一个流行的波兰版本,就严厉一些。这个版本也认为若安是德意志人,后来在雅典学习,因为知识水平高,后来从公证员、教士、一路当到枢机主教。在教宗的任上败露后,她被民众一边诅咒,一边用石头砸死。

    而她产子的街道,就是连接圣彼得大教堂和教宗官邸拉特兰宫的“圣道”。只是之后,教宗们以此为耻,称其为耻辱之路或者回避之路,都尽量绕开这里。

    不管哪个版本,情节都很曲折离奇,因此广泛流传。

    “我觉得,这个故事的作者们,似乎都挺了解教会内部的。”郭康告诉郭破奴:“你看选举教宗这段,其实就是一个冷门知识点:教宗并不一定通过秘密投票产生,其实是有三种方式的。”

    “通过与会者共同的大声欢呼或者鼓掌,也可以直接通过选举。因为这是古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