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罗马雅乐

    第四百八十九章 罗马雅乐 (第2/3页)

,这边的市民都挺欢迎的,但是那些曲辞和杂剧,就没那么流行了。想来,应该还是表现方式的问题。想要让这边的观众能接受,还是得整体改进一下才行。”

    “我倒是觉得,没那么复杂。”李玄英建议道:“那杂剧我觉得并不差,换个时间肯定有很多人乐意看。但现在,大家正热衷于三国故事呢,您一起都放出来,不等于自己抢自己的观众了么?”

    “而且,这段时间,正好有个凯旋式,各大剧团都提前接到订单,正在抓紧进行排练。这是牵扯到政治的大事了,一般不会允许临时改变。您下次错开时间就行,我可以介绍熟悉的剧团,让他们和您讨论下,怎么去处理。”

    “那老夫先谢过李公子了。”罗先生拱了拱手。

    “不客气,不客气。”李玄英摆摆手:“你那个话本,我也很有兴趣的。最近讲到哪了?观众反应如何?”

    “之前讲到败走麦城,结果被迫中断了。”罗先生回答:“很多观众不太能接受这个故事……”

    “啊?”

    “老夫当时也没反应过来,就知道有一些观众特别激动。人群里直接炸了窝,有妇人大声尖叫,还有激动的观众,冲上来要抓我,质问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好像觉得,是我故意写让人难受的剧情,为难他们……”罗先生很是无奈地说:“但这又不能怪我。历史就是这样,要是随便改了,反而不好了吧?还好,老夫常年走南闯北,腿脚还算灵便,那次算是成功逃掉了。”

    “没办法,第二场的时候,老夫特意做了声明,专门给他们说,虽然故事情节上有文学创作,但是整个大事件,都是按历史讲述的。这次,大部分人倒是不骂街了,但他们开始坐下面哭——好像,知道这事情是真的之后,大家更悲伤了。我看有几个壮汉,都哭得快要晕过去了。我怕真惹出事儿,只好又草草结束。”

    “还没讲第三场呢,几个老人家来找我,说他们是君士坦丁大学的哲学教授,想和我讨论悲剧问题。原来,那几个壮汉,是他们的学生。之前受到了很大刺激,就给他们专门说了一下。我给他们讲完,他们也在那儿感慨,说虽然看过中原的历史,但是话本说出来之后,感染力确实不一样。”

    “把故事描述出来之后,其中的悲剧性,甚至超过了他们希腊的第一英雄,那位赫好汉。相对于几个神灵的主观介入,这种冥冥中的‘时势’,如同命运本身一般,是更加震撼人心的。”

    “这几个人说的挺有道理啊。”李玄英也表示赞同:“他们给伱什么更具体的建议了么?”

    “他们建议我最近别再说了,会被极端观众攻击的……”

    “呃……”

    “老夫一开始不信邪,结果真有人跑到我租住的房子那儿,堵我的门。所以,我才只好赶紧找你,换个地方住。”罗先生有些忧虑:“哎,这些人之前好像没听过这种故事,反应有点过度了。这要是之后讲到五丈原,该怎么办啊……”

    李玄英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双方陷入了沉默。

    “算了,这个到时候再随机应变吧。”罗先生还是先说道:“还是继续说这个军乐的事情吧。你还有其他什么乐器想要试试的么?”

    “暂时就这么一个了。”李玄英回答:“主要是因为,这是个比较新的东西,所以想多找人来问问。本来都想好的,结果这几天,突然出了一堆事情,只能晚上跑过来了。”

    罗先生眯起眼睛,点点头,没有多问。

    “之所以琢磨它,是因为我觉得,这类乐器的发声方式更有优势。”李玄英也没管太多,介绍起自己的想法来:“你看,首先,他每个音都是独立的,都对应一个单独的弦。而且郭康兄弟说,他研究过,只要控制好弦的长度、粗细、松紧,就能严格控制音调。这几个因素,都是可以直接量化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