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 (第2/3页)

优势,这里才被欧洲人控制。现在跑过去,就是自找麻烦了。西亚那帮草头王,打不过紫帐的主力,不代表人家打不过你的远征军小部队。到时候这地方怎么维持,都是问题。

    这么想来,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势力庞大的海洋霸权,自古以来其实没几个。因为这个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而且,这种网络,也十分脆弱。

    大部分港口殖民点,都是倒亏钱的。全靠从少数几个地方——比如印度孟买,印度孟加拉和印度西南等地,刮地皮吸血,才能整体上实现盈利。甚至可以说,印度才是推动大航海的动力源。整个海权时代,其实就是大家逮着印度照死里薅,硬薅出来的……

    而那些亏钱的港口网络,又不能丢。比如刚才提到的红海出海口,和波斯湾出海口这类地方。那里本身可能很贫瘠,看起来也不赚钱,但如果旁边的也门人,把航线掐了呢?或者波斯人突然武德升级,把霍尔木兹海峡封锁了呢?那么,这个自古以来,就被证明是最佳的印度洋航线,也会直接断掉。

    由于过于依赖少数地方的利润,稍微出现这种波动,所有节点就都成了不断烧钱的拖累。要是处理不及时,整个海权网络都可能崩解。只能说,这东西实在太不稳定了。

    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在英国之后,就没有人再去构筑一套新的海权体系了。它之后,所谓的海上霸主,只是趁着战争,捡了英国人现成的港口网络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经营的能力。这个体系,已经后继无人了。

    郭康甚至觉得,这种航海霸权和港口网络,可能既不是某种必然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学了就行的什么绝招,反而是特定时代的一个特例,用不着去模仿。

    再说,哪怕真去学,也应该是爪哇元去学,而不是紫帐汗国去凑热闹。

    相比起来,身处泰西的紫帐汗国,其实才有类中国。不管是经营方式还是扩张的思路,都非常“传统”。但爪哇元,却是另一种路径。在郭康看来,他们那套,或许才更适合管理印度。

    如何在统治印度的情况下,还保持自己的战斗力?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德里苏丹国,就是这么一个成功例子。

    虽然统治印度地区,但德里苏丹国的主力军队里,决不允许印度人加入。而是坚持从中亚老家,引入突厥古拉姆士兵,维持军队。

    靠着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王国延续了二百年之久,在建国百年之后,还能多次击败南征的察合台军队。和元朝多次较量过的著名首领海都、都哇,都被他们打败过。可见,这套还确实很好用。

    郭康之前向唐赛儿和罗贯中等人,了解过爪哇元的军事和行政体系。在他们那套制度下,本部兵和仆从军是严格分开的。

    而且,罗先生也说过,爪哇元政权,一直在反思元朝败亡的原因。他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可以归为两部分:

    首先,蒙古人社会制度过于落后,难以维持稳定的政治制度,一旦少数优秀人才去世,连继承规则都不能好好维持。这样一来,朝廷中枢长期陷入混乱,自然会出大问题。可见,蒙古人就不适合当大元的领导者,应该把他们都踢出去。

    其次,就是地方上的汉人造反。这是元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元末造反的这群人,别的不说,这个打法实在过于狂野了,哪怕打着大宋的旗号,都能把人吓得要死,让爪哇士绅至今都觉得心虚。

    而且纵观历史,这两千年来,造反的老百姓是越来越能打了。秦末的时候,陈、吴之流,很快就被官军干掉了。到汉末,朝廷忙不过来,但各地豪杰纷纷起兵,也可以很快把黄巾军消灭。唐末的时候,地方豪强却反而不愿意和黄巢交战,害怕自己的实力会在战斗中受损。到元末,暴民甚至开始追着官军打,简直反了天了。

    可能就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