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怎么远的远征

    第八章 不怎么远的远征 (第2/3页)

人全喝倒了再说。”

    “他们也穷,平日里喝不起好葡萄酒,我们就拿河南那边沿河谷地的,或者克里特岛那边的好酒,天天备着。这帮人见了,根本管不住嘴的。等第二天有点醒了,再说正事,就方便多了。”

    “很多山民自己其实就是土匪。有爵位的贵族,就是土匪头子——这可不是我说的,还是太后自己说的呢。她还给我们说,她小时候都跟着父兄,抢过威尼斯商人。”郭昭文笑道:“跟这些人混熟了,匪患的土壤就少了不少。至于那些顽匪,也就成不了大气候了。有这些人帮忙,早晚可以剿灭的。”

    “现在应该更好些了吧。”义父也接话道:“也不用你们喝了。我看现在都是定期去大都,然后礼部的人陪他们喝。”

    “现在也不用都去外面买了。”郭昭文说:“太后找了好些人,去教她老乡种葡萄。听说有些山上挺合适的,只不过之前那里太乱,没人经营的起来。条件不合适的地方,就种苹果、树莓之类的水果。哪怕是山窝里,也不需要全靠放羊了,整体情况也好多了。”

    “那边安全了,我们往后也就方便多了。现在出兵,就不用再从老家出发了。仓库可以继续往前推了。”

    “是啊。我爹当年一直说,虽然让我参战的时间比较早,但我初上战场时的形势,比他那时可好太多了。而现在的小子,也比我们那会儿还轻松。”郭儒说道:“先人给后人铺路,咱们这一代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

    “本来我觉得,你要先去西边的。”他对郭康说:“现在从河南出发去打仗,都不用带盔甲、粮食。只带着自己的佩剑和弓箭,可以一路轻装,十多天就能过喀尔巴阡山,在那边集结。咱们这儿还算远的,要是从山西那边,老李家的庄上出发,三五天就到前线了。”

    “有时候我看汉唐的史书,都有种不真实感。我们好像也就去诺夫哥罗德能算‘远行’,但一路上也都有各种河流,运输起来并不算难。相比起来,我们进行的战争,似乎也太容易了。”

    “是啊,我听人说书,那些人经常一走半年,才能到边境驻地;再走个把月,才能到战场。咱们这边,半个月都算远了。”郭昭文也赞同道。

    “大都走到诺曼底都不用半年。”义父想了想,说:“上次史老三去诺曼底,跟英格兰人谈判,也就走了不到三个月吧。他一路上还顺道访问了好几个诸侯,跟人家打招呼呢。这都走到头了……”

    “差不多。我之前派人勘测过路线,咱们从佩斯城出发,哪怕带上重型器械,半个月也足够到维也纳城下了。”郭儒说:“这么一看,这边的距离是真近啊。相比起来,波兰那边,反而要远不少。估计是基辅到利沃夫周围那一片,城镇大少的缘故吧。其实,从利沃夫到克拉科夫,距离也没有长多少,但那边的交通,就不太方便了……”

    “哇,五叔,你连这都查过啊。”郭破奴惊讶地说。

    “我天天到处跑,干的不就是这个么。”郭儒对他的工作似乎很是自得:“而且,让我负责这些事,也是因为我见得多,有经验。波兰那边,我都是亲自带队出塞调查的,要不然上哪顺手砍几个首级去。”

    “而且,可不是瞎吹,五叔比你爹打过的仗都多呢。”他乐呵呵地说:“我上战场的时候,大哥还在学习当文官呢。那会儿,大家都希望他和远亭公、还有我爹一样,去当个宰辅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