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心

    第三章 交心 (第2/3页)

  这时李玉双手往腰后一摆,在屋内来回踱步的说道:“外儒内法才是王道,儒是道德的制高点而法则是做人的底线,儒只能是一种精神象征,而不能作为社会准则,这样太不现实,不可能让人人都能成为君子,最后只能四不像,儒之教化,法治天下才是社会延续之根本”

    嬴政听完后沉思许久,李玉也不多言,让嬴政自己消化去。

    沉思良久,嬴政才回过神来对着李玉道:“先生这理想是好的,但底层民众,识字段文者百不存一,是都在诸子百家,权贵门第手里如何能推行科举制度?”

    李玉笑道:“大王难道忘了你手中之物?有此物,世间将再不会用竹简书写,而纸张可是在大王手里,大王觉得还是个问题,而且在下想像大王建议,开书院,先从咸阳城为起点,辐射四周,不出二十年,我大秦书院将遍布全国,书院分两种,一种是平民书院,一种是贵族书院,平民书院对全天下平民子弟还放,而贵族书院,则只对权贵子弟开放,平民书院不收学费,只要适龄,想读书,皆可入学,而贵族书院,大王可以收取高额学费以反哺平民书院,一举两得!”

    嬴政一听有意思道:“那先生觉得第一座书院什么时候可以着手建立?”

    李玉道:“等水泥批量生产时就可着手,到时候也能让全天下的百姓看看水泥的效果,对水泥将来的销路也有帮助。”

    嬴政道:“销路?先生还打算卖水泥?”

    李玉道:“我可没这打算,卖水泥的陛下你啊!大王是不是瞧不起商人这个职业?”

    嬴政道:“商人不事生产,某小利而舍大义,整天专营取巧,国之蛀虫!”

    李玉也明白,这年头的商人地位低下,连海纳百川的秦王政也瞧不上这职业,李玉微微一笑道:“大王是瞧不上商人啊!殊不知商场如战场,如果商战玩的好,可灭国。”

    嬴政撇了撇最,满脸不信的样子,李玉又道:“王上如果不信,在下可以演示给大王看,而舞台嘛!就定在韩吧!韩毕竟是我大秦东出门户,就拿他开刀,在下有自信,陛下可不费一兵,收取韩。”

    嬴政听后半信半疑的看了眼李玉道:“先生此言当真?这可开不得半点玩笑。”

    李玉自信的笑道:“王上拭目以待,在下有九成把握能成,就算失败了,王上也就损失一些钱财,何乐而不为?”

    嬴政听后眉头一皱道:“你这计划需要钱啊!这你得和吕相商量,寡人没钱~”说着秦王政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李玉直接愣在当场,没钱?没钱你玩个屁啊!皮包公司啊~无本买卖,哪有那么好的事,商战前期投入可是很多的,虽然最后收益很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某位创始人前期创业,借钱都借到小日子头上去了,除非像前世那些某二代,仗着家里父母是权贵,开皮包公司,转手倒卖竞标资源,但那是阳谋啊!而商国战可是阴谋啊!没办法只能从长计议~

    李玉看着可怜巴巴的嬴政,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什么,对着嬴政神经兮兮道:“大王可是为手中无权而烦恼?”

    嬴政看着李玉那坏笑样气不打一处来道:“寡人若有权利在手何须看吕相脸色,而朕之母后从来都是帮着相邦说话,寡人孤立无援,若母后肯放权与寡人,寡人也不用这么被动,现在寡人不知明日在何方~也很是迷茫”

    李玉一听这话题扯到赵姬头上不淡定了,微微思考了说道:“陛下和太后之间在下也略有耳闻,但在下觉得,太后是大王最血亲之人,这事天地难改,而太后与大王之情比一般母子还剩,当年赵国期间六年患难之情,可不是一般母子可能比拟的,而在下猜测,太后不愿放权的最大原因,则就是因为太后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当年先王弃你们而去,她受伤了一次,回到秦国,见成蟜母子,又受伤一次,三年后,先王也驾鹤西去,大王试想,在这深宫之中,举目无亲的太后,周围全是敌人,只有你们孤儿寡母,太后是否会有安全感?”

    听李玉一说,嬴政想到了当年在赵当人质期间,那艰苦岁月痕迹,永难消除,而自己和母后的点点追忆,也浮现眼前,那时期的赵人是最痛恨秦人的,这也是嬴政在赵期间,每天挂彩的原因,每天晚上母子两在破旧的小屋内舔伤口,想想都心酸。

    李玉又道:“王上有时间还是多看望看望太后的好,不走动,关系就疏远了。”说完还不忘感慨一声:“这深宫大院啊!潜移默化就会感情隔离,一入宫门深似海啊!”

    嬴政听到也感慨良多,可不就是~当年在赵期间,虽然清苦,但母子的感情可比现在深厚的多!

    想完这些,嬴政对着李玉微微一礼道:“先生开导,寡人胜慰,不知先生刚说的,可是有办法让寡人掌权?”

    李玉听到此处又露出了奸笑的表情道:“大王这有我大秦边防地图否?”

    嬴政听完对着身后盖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