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关于兵法的推演

    第三十五章 关于兵法的推演 (第2/3页)

奏折……”

    郑秀十分认真的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和想到的东西都说了一遍。

    只不过对面的刑行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似乎是在思考着郑秀说的那些事情的可行性。

    只是几个呼吸,行刑就把自己桌子上面的灯台一扭。

    旁边的一幅画像立刻就翻转过来,露出了一个可供一人通行的小洞。

    然后刑行就一马当先的走了进去,郑秀和苏循礼对视了一眼之后,也就跟了上去。

    一开始环境还很昏暗,但是等到刑行用火折子把灯点燃之后,一副巨大的沙盘就出现在了几人的眼中。

    郑秀只能大概的判断,最中间的那个城池应该就是京师。

    旁边的一座高山应该是比较出名的九仙山。

    其他的东西他就不知道了。

    而刑行则是朝着南面移动,终于在一处非常靠近边界的地方停下。

    然后开始一步一步的推演。

    从两军的阵旗,开战的时机,战斗的交锋,撤退的方向。

    一开始刑行还需要摆弄几番,到了后面,只是一个呼吸的工夫,沙盘上就可以模拟很多次大战了。

    一次又一次,经过来二十多次推演,郑秀无聊的都要睡着的时候,刑行才停下自己的动作。

    “你的顾虑未必没有可能。”

    刑行说着,就对着不太了解兵势的郑秀和苏循礼解释起来。

    正常的作战情况,一次战斗很难建立这么大的战功,尤其是在双方都是步兵的情况下。

    战斗的惨烈还会加剧,但是战斗的损伤却会减少。

    而且南蛮的撤退路线有三条,最好的撤退路线是直接向南撤离。

    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城池,还可以得到物资的补给。

    比较稳妥的是向西南方撤离,因为那边地势险峻,多有乱石奇瘴。

    这些对于大夏的军队来说是阻碍,他们却可以如履平地。

    而向着天水河撤退,则是最最差的路线,不但渡河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对于士兵是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