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悬崖》发行单行本

    第8章 《悬崖》发行单行本 (第2/3页)

字十块,这个标准可不低了,放在一般的编辑部或者出版社,那得是头一等有实力的作家才能拿得到。

    《悬崖》全文二十万字,那光是出版就能得到两千块的收入。

    这还不算当时《当代》用稿给他的稿费,《当代》编辑部之前给《悬崖》的稿费标准是千字八块,这样一算下来,光是《悬崖》这一本书给林为民带来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三千六百块钱。

    这可是1980年的三千六百块啊!

    要不说,还是写书有前途呢!

    “行,那《悬崖》就交给社里出版了。”

    来征询林为民的意见,纯粹是走个形势,连他的人都是人文社的,小说还能跑到别的单位吗?

    当然了,这话秦兆阳肯定不能当着面说。

    反正社里钱是一分不少的花了,林为民这小子也挑不出毛病来。

    《悬崖》即将出版的消息传播的很快,编辑部的同事全都跑来恭喜林为民。

    挨个谢过同事们的祝福,林为民给自己沏了一缸茶,惬意的坐在办公桌前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刻。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初,如果按照西元来算,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进入1981年了。

    之前发完《尤拉之死》和《潜伏》的时候,他手里的钱刚刚破千。

    这期间生活日用、回东北老家办事、资助史铁生住院,零零碎碎加在一起花了接近四百块钱,还剩六百左右。

    老家的房子卖了八百块钱,再加上《悬崖》带来的收入,他的存款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块钱。

    林为民望着窗外的天,心里在想,是不是也得买个住处了?

    从60年代至今,国内城市执行的都是福利分房政策,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一直到接近两千年才取消。

    这个时候分房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工龄、厂龄、家庭人员的结构等这些非经济性因素,一个单位里经常发生几十年的老同事为了福利分房挣的脸红脖子粗的情况,也因此诞生了不少送礼走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