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

    第35章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 (第2/3页)

到办公室,姚淑芝罕见的主动拆起了读者来信,这让林为民心中稍感安慰。

    估计应该是背后八卦自己被撞见,心虚了。

    一个个的,还知识分子呢?

    还赶不上那好老娘们儿!

    他将心中的烦闷放下,恢复工作状态。

    这批信件中很多都是年前积攒的,堆的跟小山一样,林为民捧起一捧放到桌上。

    熟门熟路的拆信、读信、回信……

    工作索然无味,直到林为民再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呦,小同志又投稿了。

    林为民打开投稿信,于华并没有如他上次在信上所说的改稿再投,而是写了个新的作品。

    “嗯,有进步。”

    这是林为民看完于华最新投稿的反应。

    难道这就是天才吗?

    明明上次投稿时写的还乱七八糟,这次投稿居然就变得有模有样了,他之前不过是给于华做了一次批注而已。

    林为民心中感叹着于华超强的写作天赋,开始思量于华的这篇投稿。

    这次仍是一个短篇,作品名叫《星星》。

    如果单纯以文笔和叙事来看,于华的这部作品对比刊登在《当代》上的其他作品仍显稚嫩。

    但可怕的是他这种进步速度和天赋,林为民心中在考虑,如果把他叫到燕京来改稿,有没有可能加快他的这种成长。

    想到这里,林为民拿着投稿信就去敲响了覃朝阳的办公室门。

    “为民啊!”

    “主编,这封投稿信想让您帮着看看。”

    覃朝阳接过投稿,问道:“有什么特别吗?”

    平时这样的投稿都是由林为民、姚淑芝等人登记初审之后再分到编辑部的老编辑手里,由他们二审看看是否可以交由主编进行终审,林为民今天这样的做法属于特例。

    “我觉得这位作者很有潜力,他的这部作品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可以叫他到燕京来改稿子。”

    覃朝阳听到林为民这么说,神色认真起来,“你先坐,我看看再说。”

    等了二十多分钟,覃朝阳的目光从稿子上抬起来,思忖片刻后说道:“写的确实有几分灵气,但还是有点稚嫩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