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谢飞

    第211章 谢飞 (第2/3页)

可热的男演员。

    “诶,为民,你以前去燕影讲课的时候见过周里京没?”

    林为民还真见过,周里京是燕影78级表演班的学生,韩壮壮在学校的时候也经常提起他。

    “见过啊!”

    “怎么样?他真人是不是跟电影里一样帅?”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审美标准,周里京的长相就是这个年代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韩壮壮还曾经提到过,当年周里京考燕影的时候,燕影的老师给他的外形条件打的是满分。

    林为民在脑海里回想着周里京的长相,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挺帅的。”

    养了一个月的胎,进入孕中期,姚淑芝终于出山了,脸都圆了两圈。

    她和柳荫一脸垂涎的讨论着周里京的长相,就差留下哈喇子了。

    啧啧啧,中年妇女的战斗力,当真是可怕啊!

    “为民,你的什么时候改编成电影啊?”柳荫突然问了一句。

    改编电影?

    林为民想了想,从《霸王别姬》开始,他几乎每部发表或者出版后,都会收到一些改编邀约,最多的就是电影改编。

    说出来很神奇,在文学作品所能涉及到的各种版本改编中,本应该是难度最高的电影却是改编需求最多的种类邀约。

    这个原因主要要归结到建国以后的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建国后,国家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省份划分,以一省一座电影制片厂的规模进行建设,应该说中国有多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便有多少个电影制片厂。

    像燕京这样的首都、沪上这样的直辖市等,更是不止一座电影制片厂。

    这样繁花似锦的场面持续了几十年,这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极大发展,国内的电影业更是如烈火烹油。

    可惜,好景不会太长。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的电影制片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逐渐显露出弊端,再加上录像带、VCD、DVD等新颖的播放方式的冲击,还有万恶的文化产品盗版盛行,国产电影即将在几年之后进入到摇摇欲坠的发展境地。

    “对啊,为民,为什么你的话剧、电视剧都改编了,一直没改编电影呢?”祝昌盛也好奇的问道。

    林为民沉吟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有点不放心,还没遇到靠谱的导演呗。”

    “不放心?有什么不放心的?”

    当然是不放心改编的水平了。

    话剧改编,他合作的是人艺的扛把子们,又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印象。

    电视剧改编,目前只有两部,本身就是从后世的电视剧来的,自然没什么改变压力。

    电影就不同了,之前联系他的那些制片厂的邀约,很多人名林为民听着都觉得很陌生,不知根底的情况下他觉得还是应该保守点。

    再说了,那帮人要是有吴天明蹲陆遥的诚意,林为民说不定会考虑考虑。

    问题是没人这么干啊!

    真不是林老师傲娇,诚意代表的实际上是态度,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出好作品吗?

    你当谁都是林为民呢?

    “当然是不放心改编水平。”林为民道。

    “那话剧和电视剧改编你怎么就那么放心呢?”祝昌盛问。

    “因为话剧和电视剧的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