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阿坝阿莱

    第375章 阿坝阿莱 (第2/3页)

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作家在度过了最开始的阶段之后,便后继乏力,甚至是江郎才尽。

    阿莱听完林为民的见解,点了点头,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创作方式,但他知道林为民说的是对的。

    几人边喝酒边聊,话题被引到阿莱的创作上。

    他才刚刚由诗歌创作转向创作没多长时间,没什么经验,聊起天来,林为民偶尔的一两句话往往就能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你刚才提到你们那里特有的‘土司文化’,我觉得就很有挖掘的空间,回头可以尝试着先写写,有了成品就给我们寄过来看看。”林为民对阿莱说道。

    林为民的话算是一种变相的约稿,阿莱听了很高兴,他说道:“回去了我就写!”

    林为民笑着点了点头,磨了你小子半年多,总算是要出成果了。

    林老师心中不由得感叹起来,现在组稿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阿莱到燕京出差,只待了三天时间,两天之后便回了阿坝。

    林为民交代佟钟贵,一定要盯紧了这小子,可不能让他三心二意,被别的刊物给拐跑了。

    佟钟贵不理解林为民对阿莱的看重,但他相信林为民的眼光,自然林老师都交代了,他肯定要盯紧阿莱。

    四月份开始,上级部门要求各级政府和单位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ZY化》两本书。

    国文社作为出版单位,自然避免不了。

    程早春主持会议,给大家宣贯上面的精神。

    社里面议论纷纷,有人想收紧,就有人想放开,就是不知道是谁压倒谁了。

    林老师熟知天下大事,前知五百年,后知四十年,从不参与这些讨论。

    咱一颗红心向太阳!

    这天开完会,大家一起走出会议室。

    林为民问道:“老牛同志最近忙什么呢?”

    牛瀚自从去文协帮完了忙,再回国文社已经很少坐班了,一周能来三天就算是多的,平时不容易看到他的影子。

    “写诗、写散文!”牛瀚回道。

    林为民点点头,调侃道:“还成。没跟那帮退休老头儿老太太一样,动不动整点儿这个录、那个集的!”

    “这话我回头我跟大家伙聚会的时候,一定给你带到。”牛瀚道。

    “诶诶,牛大爷,你瞧你,我就开个玩笑。你可不能这么干,回头再让我把社里那帮退休老头儿老太太都给得罪光了,直接影响我以后的进步!”

    国文社编辑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多重身份,写的、写散文的、写诗的、写报告文学的,随便拿出去在外面都是响当当的存在。

    尤其是在那帮退休的老前辈里,德高望重的文坛前辈比比皆是。

    林为民说他们“这个录、那个集的”其实也没说错,文人嘛,退了休没事干,自然而然的就会回忆一下往事,偶尔发发牢骚。

    “我的意思是让他们别总自己写完了憋着,多往您那《新文学史料》发发,这不是互惠互利的事嘛!”

    牛瀚哼了一声,“这还是句人话!”

    聊了几句没营养的闲话,林为民回了后楼编辑部。

    几个同事正在聊前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