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林叔叔

    第556章 林叔叔 (第2/3页)

真心做地产的,大家都是在卖楼花,有点像……像……”

    “击鼓传花!”

    李光复一拍巴掌,“没错,就是击鼓传花。只要倒一手,就能赚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林为民微微颔首,又说道:“海南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应该都听说过类似的事。”

    还没等李光复说话,郑国抢着说道:“丹东君子兰。”

    1978年,丹东出现了君子兰交易市场,其后在有心人的炒作之下,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引发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一盆珍品君子兰的市价可以达到十万元。

    有人甚至将君子兰称为绿色金条,直到1985年,政府在疏导无果后,最终采取行政手段抑制超高的花价,君子兰在一夜之间贬值99%,终于得以恢复正常的价格。

    但也因此,有很多炒家倾家荡产。

    “不光是君子兰还有荷兰的郁金香。”刘海燕也说道。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记载在中外的历史书和教科书上,人尽皆知。

    “泥轰的房地产也是这样吧?”

    刚刚过去的1991年,泥轰的房地产来了一次大跳水,无数炒房者倾家荡产。

    林为民这时说道:“一旦市场过热,就不是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市场走势,而是绝大多数的投机者来决定,直到泡沫破裂的那一刻。”

    李光复想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恐惧。

    “我们都能看明白,海南的地产商不会连这都看不明白吧?”曲小伟问道。

    “他们当然都看的明白,只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林为民说道。

    众人听着他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一夜之间就可以赚十万、百万,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能赚到钱的那一个,都不认为房地产的泡沫会在自己这里破裂。

    李光复对林为民说道:“听了您这一番话,真是醍醐灌顶,这趟浑水我可不能趟。”

    “房地产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能抱着投机心态去做,这行虽然有金融属性,但归根结底是实业,否则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李光复点了点头,“您说的对。”

    刘海燕拉着曲小伟说道:“你听听,你听听,做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吗?”

    “我就开个饭店,又不是搞投机!”

    乔迁宴在众人的聊天中结束,大家吃完了饭,帮忙收拾了之后才离开。

    林为民回到家中,晚饭过后,有人敲响了院门。

    孙姐去开门,是汪硕带着沈絮佳和两人的女儿。

    沈絮佳进来之后就拉着陶慧敏聊天,嘘寒问暖的关心她现在的情况。

    汪硕将手中提的皮包还给林为民,林为民接过皮包,揶揄道:“行啊,借了东西还知道还呢?”

    元旦的时候,汪硕借口跟江文打赌,把他那套《新刻金瓶梅词话》借走了,本来说半个月就还,到了半个月也没动静。

    林为民打电话去问,汪硕说再看几天给送回来,结果这一拖就是一个多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