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你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571章 你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1/3页)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编审,海子的诗集即将出版,为了故友的诗集,这三年时间以来西川倾尽全力。

    现在终于到了出版的时候,他心头如释重负,总算是一切是值得的。

    关于诗集的名字,西川和莫问铮商量了好长时间,最后确定叫作《海子的诗》。

    《海子的诗》收录了海子在1984年到1989年之间创作的所有短诗,其中包括了海子的成名作《亚洲铜》,也包括了海子最为人所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集首印5000册,这个数量很保守,通常是毫无读者基础的新人作家的待遇。

    以海子在国内诗坛的知名度,本不应该只有这些印数,但问题是国内的诗歌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高潮之后,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急转直下,所以国文社才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首印数字。

    西川对于国文社的决定并没有任何不满,能出版就已经很好了。

    诗集上市这天,西川赶着中午休息跑到中国书店灯市口店,平时他喜欢到这里淘书。

    今天《海子的诗》开卖,他想买上一本,留着作为纪念。

    五月的天气,风和如暖。

    书店门口人来人往,其中很多年轻的面孔,西川感叹当年他和朋友们也是这样流连于书店。

    《海子的诗》新上市,被摆在了门口的书架上,西川一眼就看到了。

    他没有着急去买书,而是站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

    凡是进店的读者基本都会在摆着新书的书架上停留一会儿,拿起一两本书看看。

    他进店二十多分钟,《海子的诗》被人拿起了四次,卖出去了两本,诗歌总是有人喜欢的,只是没有以前那样大众了。

    两个青年人一看就是诗歌爱好者,正拿着诗集在讨论。

    “海子竟然出了诗集?还是国文社出的?”

    “真想不到。唉,活着的时候没出成,倒是死了之后出了。”

    “能出总归是好事嘛。我看看,诶,编审有西川的名字,估计应该是他张罗的。”

    “西川啊,‘三剑客’啊!唉,可惜没了俩。”

    两位青年人拿着诗集聊了一会儿,最后一人买了一本离开。

    站在角落里的西川听着二人的对话,泪水盈满眼眶。

    三剑客呵,失其二!

    《海子的诗》出版,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一国文学最高殿堂的国文社出版《海子的诗》,等于是承认海子这一生的艺术成就,这是比任何销量都要重要的事,这件事在国内的朦胧诗圈子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五月中旬,小豆包马上满月了。

    林为民夫妻俩计划举行一场满月酒,只叫亲人和关系亲近的朋友。

    满月酒前两天,林为民郑重其事的将魔改版《千与千寻》的手稿交到陶慧敏手中。

    从孩子出生刚一周时陶慧敏提出要求,到完稿,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效率还是不错的,林老师雄风不减当年!

    陶慧敏摸着书稿的边缘,手指习惯性的揉搓了两下,薄了一点,不够饱满。

    但看着丈夫的脸色,算了,毕竟也是人到中年了,力不从心,可以理解。

    写了这么多天,陶慧敏还一直没看过呢,这会儿终于写完了,她可得好好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放不下来了。

    “慧敏!慧敏!”

    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