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沪上国际电影节

    第609章 沪上国际电影节 (第2/3页)

位,但毕竟只是一家出版社,你就算再怎么折腾,也就那一亩三分地。

    但来了电影局就不一样了,这是真正的行政单位,你手里掌握的权力和能做的事情与在国文社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你这么年轻,才33岁,正是搞事业的好时候,未来以此为跳板前程远大!

    本来我是打算等6月份忙完沪上国际电影节的事再找你聊聊的,这不是赶上今天见面了嘛!”

    车子停在路边,林为民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道:“机会确实是个好机会,但老滕你应该知道,我志不在此。”

    滕金贤劝道:“你搞出版是文化和宣传,我们搞电影也是文化和宣传,其实算是本行。”

    “老滕,我除了国文社总编辑这层身份,也是个作家。王蒙跟我诉过苦,我们作家确实不适合当官儿。”

    86年,王蒙由作家跨行成为官员,惊掉了国内文化界无数人的下巴,但即便是以王蒙的精明和小心谨慎也只坚持了三年。跟王蒙经历相似的还有人艺的英若诚,同年成为王蒙的副手,然后在90年也退了下来。

    滕金贤见林为民态度坚决,说道:“说实话,我是想到了你会拒绝,但没想到态度这么坚决。国文社的正局级和电影局的正局级可不是一回事,以你的年纪而言,前程远大不是一句虚言。”

    “谢谢了,老滕。不过,当官儿对我来说,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滕金贤自嘲的笑道:“也是,这个局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个诱惑,可你这一年光是收稿费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米刀,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今已经是93年,“十亿人民九亿商”不是句玩笑话,而是切实的现实。

    别说是一般的平头百姓,就是很多政府机关也有大批人禁不住诱惑下海经商,其中有些人的职位还不低。

    在这个“有权”还不代表“有钱”的年代里,很多人朴素的选择了要钱不要权。

    不再聊这个话题,两人一路驱车来到广播电视部,见到了电影局的分管领导田从明。

    滕金贤将《霸王别姬》的情况汇报了一遍,田从明翻阅着电影剧本,沉吟了很长时间。

    “确实是敏感了一点。”

    滕金贤补充道:“电影刚得了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

    田从明笑道:“要是没有这个奖项,我都不敢让你们俩来。说起来,这几年为民同志经手的电影还真是得奖大户。”

    还没等林为民谦虚,滕金贤就说道:“可不是嘛,为民在电影上的才华和敏感性真是让人嫉妒,他是天生吃电影这碗饭的。”

    田从明非常自然的接话道:“怎么?想让为民同志接你的班?”

    看来二人早有默契,滕金贤哈哈笑了起来,“他这个千万富翁可看不上我这个小小的局长位子。”

    田从明眼中闪过失望之色,此前滕进贤曾经和他沟通过想推荐林为民接任电影局局长的想法。

    林为民在国文社是总编辑,正儿八经的正局级领导,调到电影局接任局长,职级正合适。

    虽然是平调,但考虑到国文社和电影局的职权不同,也算是高升。

    而且林为民年轻,据滕金贤说,他对电影行业也有很深的见解,当了这个电影局局长对于田从明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助力。

    有滕金贤这个原局长的推荐,田从明又是分管电影业务的领导,两人合力,在“局长”这个位子的竞争上确实很有话语权。

    现在是在全国电影改革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