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不要搞个人崇拜嘛

    第636章 不要搞个人崇拜嘛 (第1/3页)

    1993年11月7日,米国作家理查德·耶茨逝世一周年之际,FSG在纽约举行发布会,正式出版发行《理查德·耶茨文集》。

    新闻发布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米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跟进报道理查德·耶茨生平的事迹,这位成名于60年代,专注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正一点一点为很多民众所熟悉。

    理查德·耶茨与写《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约瑟夫·海勒年纪相仿,活跃年代也相仿,但在米国所受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甚至,在理查德·耶茨死后半年之内,他在米国极少数书店内仅剩的作品也被做下架处理。

    当有民众看到新闻媒体的报道时,不禁为这位作家生前死后的磨难而动容。

    同时,多家媒体又大肆的宣扬中国作家林为民和理查德·耶茨之间那令人感动的伟大友谊,让《理查德·耶茨文集》的出版受到了更多米国民众的瞩目。

    文集上市仅七天时间,首印的2万套文集便被热情的读者们抢购一空。

    这样的情况让FSG出版社猝不及防,又紧急加印了5万套文集。

    《理查德·耶茨文集》的畅销,终于让数十年来被漠视的理查德·耶茨受到了米国主流文学界和读者群体的重视和认可。

    林为民笑道:“1亿米刀?罗杰,你可真会开玩笑。这部电影跟《触不可及》不一样,是一部纯正的华语电影,导演、演员在米国的名气也不大,我还没听说过哪部华语电影可以在米国创造出1亿米刀的电影票房。”

    在文学翻译、文学评论等领域有着高超的水平造诣,多年来一直为《纽约客》《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杂志撰写文章,广受米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知识界好评,被很多人赞誉“当今知识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位来的太晚的文艺复兴巨人”。

    林为民倒不是不看好《霸王别姬》,只是他深知这部电影的属性,又不是商业片。

    《失落的理查德·耶茨世界》发表之后,仅仅几天时间便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举行是好莱坞的颁奖季,在这段期间里,如金卫星奖、安妮奖等奖项类、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演员公会等电影从业人员的公会协会奖,以及纽约、洛杉矶等各大影评人协会奖三种形式,乃至最终的金球奖、奥斯卡奖都将一一举行。

    《纽约书评》创立于1963,是米国文学界最具份量的书评杂志之一,在米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林为民听到乔治·斯坦纳的名字有些意外,这些天来,米国媒体关于他的报道有很多,包括文学界也有很多人写了一些评论文章,但像乔治·斯坦纳这样的著名评论家的评论,份量可不一样。

    “没错。”

    《理查德·耶茨文集》的销量没有辜负如此大规模的媒体报道,一周2万套销量,超过20万册,理查德·耶茨的所有书加在一起,卖了几十年也没有这么多的销量。

    很显然,林为民在米国读者当中的号召力,就是顶级的。

    电影是大众娱乐,说白了,门槛越低,票房越高,《霸王别姬》在这方面是有先天不足的。

    看完乔治·斯坦纳的彩虹屁,林为民神清气爽,连膀子和手腕的酸疼都缓解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