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时代周刊》米国版

    第658章 《时代周刊》米国版 (第2/3页)

「不光是燕京,沪上、羊城很多城市都有这种情况。三千块钱一平米的房子,以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十个月到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平米的房子。

    这房价,涨的没边儿了!」

    张大年痛心疾首道。

    黎全武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的,米国这边几万米刀一平米的房子都有。」

    「那能一样吗?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张

    大年神色认真道。

    他这句话说完,大家俱是陷入了沉默。

    「行了行了,现在大家人在国外,就别操心国内的事了。」程丹青劝道。

    「就是,就是。」黎全武也说道。程丹青问:「大年,你挑点提气的事给大家说说!」

    「提气的事······」张大年思考了片刻,说道:「最近的应该就算是《霸王别姬》拿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事了!」

    一聊起这个话题,众人也兴奋了起来。

    「《霸王别姬》确实给咱们中国人长脸!」

    「电影你们都去看了吗?票房都两三亿米刀了吧?」

    黎全武说道:「《霸王别姬》的在米国畅销了十年,话剧登陆百老汇的时候我们还去看过,场场爆满,在米国的人气绝对是一等一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程丹青却表示反对,「要说《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意料之中的事,这话没错。毕竟林为民有《末代皇帝》在前,但电影票房这么牛,绝对是各方面因素互相促进所造成的,有一定的巧合因素。」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多说几句:「我印象最深的是从两年前《一个都不能少》引进到米国来的时候,出版社的宣传攻势不小,我在好几本文学杂志和报纸上都看到了相关的资料和报道。」

    「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希望工程,林为民为了这事特地写的,而且还捐了一千万米刀。」

    说到「一千万米刀」,众人的语气充满了惊叹。

    他们身在米国这个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自然知道钱有多难赚。

    一个国内的作家,竟然随手就捐了一千万米刀,如何能不让人惊叹。

    「是啊!林为民的作品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到米国了,这些年其实销量一直都很好,《霸王别姬》《套马人》《情人》······还有话剧的加持。

    但之前更多的还是作品红,可自从那次的宣传之后,我就感觉有点不太一样了。

    去年《理查德·耶茨文集》出版,又是一样的宣传策略,比上一次还要成功。米国的媒体完全把林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郁郁不得志、岁月蹉跎,一个天资纵横、年少成名,这两个人放在一起,不仅是强烈的对比,也充满了戏剧张力。

    我要是记者,也会喜欢写这种报道,完全是戳中了大众的兴趣点。

    我有时候跟米国人聊天,他们随口都能叫出林为民的名字,而且对他的印象极佳,都说是伟大的文学家。」

    黎全武说道:「米国人说话就是喜欢夸张!」

    「也不能算是夸张吧?林为民光是米国的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就拿了两回,还有龚古尔文学奖和斯特雷加文学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