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第一部院线电影

    第734章 第一部院线电影 (第2/3页)

卖拷贝,一杯酒一个拷贝,能卖多少拷贝,全靠发行人员的酒量。

    现在情况不同了,公司要的是票房分成,前两年电影改革刚刚实施,政策利好,分账比例基本由片方与院线自行商定,6:4开是常态,长期放映的电影后期分成比例可能会进行调整。

    但在1995年确定引进10部进口大片后,这部分进口片按照制片、发行、院线三方35:17:48的比例分账。

    也就是在今年,《红樱桃》等国产影片也开始根据同样比例,实施票房分账。这次的分账比例确定,对于具备发行能力的电影公司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对一些单纯从事制片的电影公司来说,却有很大的影响。

    文华影视虽然创建时间不长,但与燕影厂关系密切,制片、发行两项产业环节,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中,并不影响收益。

    《甲方乙方》是文华影视主控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也是于东当上总经理后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一个多月时间,他带着几个员工跑遍了国内20座大中城市,胃差点喝出血,与20个省、市多家院线签下了合同,给《甲方乙方》的放映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这要是程凯歌或者章艺谋的电影,压根不用费那么多事,各地发行公司和院线得抢着来跟于东签合同。

    《甲方乙方》首映的这天,于东人在湖南,他刚跟CS市电影发行公司的何总喝完一场大酒,身上酒气熏天,身边跟着的下属张贵友也没好到哪里去。

    送走了何总,于东和张贵友站在路边打了一辆出租车,刚上车开了没多远,车子停下,于东踉跄的从车上下来,蹲到路边吐起来没完。

    出租车等的不耐烦,张贵友只能先付了钱让出租车离开。

    他给于东拍了拍背,等他吐得差不多了,才扶他起来。

    “于总,感觉怎么样?”

    “没……没事。”

    刚才的酒局,张贵友喝了半斤多白酒,于东至少喝了一斤半,还能说话,已经很不容易。

    他怕自己醉的太厉害,在下属面前出洋相,于是说道:“老张,我们俩走走吧。”

    “好。”

    两人走在长沙的马路边,于东身形晃荡,张贵友扶着他。

    “今天真喝多了。”

    “你就是太实在了。你看那个何总,一看就是老滑头,跟你喝了一晚上,可能连一斤都没喝到。”张贵友说道。

    于东笑了笑,“我们干发行,人家是大爷,不得伺候好吗?”

    他又问道:“怎么样?跟我跑了快半个月了还适应吗?”

    张贵友是西安人,今年三十出头,原来是西影厂的发行员于东跟他是出差认识的,半个多月之前,于东凭借着“林为民”、“章艺谋”的名头成功将他忽悠到了文华影视来,一来就全国各地的跑。

    “有什么不适应的?干了十多年发行!”

    “辛苦了。”于东说了一句。

    “不辛苦,钱到位了就行。”

    张贵友之前在西影厂工作,之所以愿意跳槽到文华影视来,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各地制片厂江河日下,有的制片厂还响应国家政策搞下岗,一方面也是因为于东承诺的薪资待遇。

    张贵友来文华还是搞发行,但工资比在西影厂的时候多了150块钱,不仅如此,出差每天还补助20块钱,一个月要是全在外面跑,那就是600块钱,比工资还高。

    对于他们这些搞发行的人来说,出差是家常便饭,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出差的,他们的工作是为新电影工作铺路,有新电影,他们就有出差的机会,没有新电影,想出差也没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