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狂妄的撒盐

    第781章 狂妄的撒盐 (第1/3页)

    离着过年没有几天了,国文社最近最热闹的话题当然是年底奖金的事。

    这几年,国内出版行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相比很多同行的艰难求生,国文社的日子简直过的不要太滋润。

    财务处成了最近大家逛的最多的地方,一个个的都想探听探听今年的奖金和福利。

    其实福利没啥可关心的,总不过是些吃喝用度,哪怕价格高一点,但也都是些死物。

    奖金可不一样,那都是真金白银,一发就是几个月的工资,对于每个工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年前关饷,算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早年就流传下来的特色了。

    腊月二十七这天下午,不少编辑眼看着银行的车开进了国文社大门,大家都知道,这车里装着的正是要发给他们的工资和奖金。

    车子进院后,社里便骚动了起来。

    过了十分钟后,各个编辑室和部门都接到了排队领工资、奖金的通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根本压抑不住。

    盼了一年,为嘛盼过年啊,不就等着这份奖金呢嘛!

    财务处办公室的门前,大家井然有序的排着队。

    第一个领到钱的小伙子正两眼放光的查着钱,有几个人迫不及待的围住了他。

    “诶,多少钱?多少钱?”

    小伙子正埋头查钱呢,怕自己忘了数,手中的工资条递出去,“自己看。”

    其他人接过工资条,一眼扫过去。

    大家每个月的工资条上,都有奖金这一项,但年底这个月的奖金跟往常的奖金可不一样。

    他们终于扫到奖金那一栏,3260元。

    “几个月的?几个月的?”有人问道。

    几个月指的是奖金抵几个月的工资,国文社几百号人,职务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奖金数目自然不一样,但根据往年的经验,基本还是以每个人的工资为基数,翻个几倍。

    有人心算快,脱口而出:“四个月!”

    刚才还在扯闲篇的队伍轰的一下热闹了起来。

    “四个月?那比去年高啊。”

    “今年书刊销量差,我还以为奖金得少点儿呢。”

    “这算什么呀,人家电影公司、电视公司一分红几十万、上百万呢,我们才分几个钱?”

    “瞧你这阴阳怪气的,没有人家你能拿这么高的奖金?有能耐你去拍个电影,要是能得大几千万票房,我跟社长申请给伱发一百万奖金。”

    这两年国文社在影视领域大展拳脚,收益颇丰,对待影视作品的主创们非常大方,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分红。

    久而久之,国文社内部有些人便说起了怪话。

    在这些人看来,他们才是国文社最根正苗红的职工,可到了年底却只能领相当于两三个月工资的奖金,影视公司那种三产的人都能分几十万元,没天理了!

    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并不算多,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只是发发牢骚,时不时的就会像刚才那样被怼几句。

    国文社是文化单位,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艺术创作这种事不分身份、也不分职位、更不分高低贵贱。

    人家能为公司、为单位创造价值,拿几十万分红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像当年国文社主动给作家们涨稿费、改版税合同一样。

    尊重创作、尊重艺术是国文社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

    所以,少部分人的阴阳怪气,并没有影响社内的舆论。

    几个人抬杠的功夫,排队领钱的队伍又向前挪了一截,马上就要到他们了,等那几个人也顾不上说话,开始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