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

    第844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 (第2/3页)

事。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文华影视已经基本消化了汤臣影业这块肥肉,算是在香江有了一个前哨站。

    “……汤臣影业仅剩的一部正在制作当中的电影已经杀青了,今年我们计划再给他们开两部戏,主力还是用香江的团队,但要掺一些我们的人。

    另外,香江那边的人我也打算在下半年陆续动员一些到我们这边来。

    这次我在香江待的时间比较长,也算是对他们的制作水平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

    他们那边的制作水平比内地还是高了不少的,商业化程度也高了很多。现在香江电影行业不景气,不少人都没工开,我们这个时候介入恰当其时。

    我的想法是尽快加速两地制作团队的融合,这样既能提高我们文华的影视制作水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开发香江市场……”

    经过四五年的锻炼,于东已经完全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等他侃侃而谈完,林为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思路是对的,不过还是要以成绩说话。汤臣影业还是独立运营,合拍片的政策上,你多到刘局那里跑一跑,我们文华这次也算是为两岸合作竖立了一个标杆,上面怎么着也得给点鼓励。”

    于东应道:“好。”

    他又说道:“沪美厂那边您听说了没有?”

    “沪美厂怎么了?”

    “《宝莲灯》赔了!”于华道。

    林为民意外的说道:“我看新闻不是说票房过了2500万吗?”

    “光制作费用就1200万元,还没算上宣传费用,我听老严说这次沪美厂拿到的票房分账综合起来还不到40%,如果扣了税,大致应该得赔五六百万。”

    于东对《宝莲灯》的制作发行情况如数家珍,显然是没少关心,不过他的这种关心显然是包藏祸心。

    去年文华影视跟沪影厂合作投资制作的《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大获成功,成为国内近年来少有的票房大卖的动画长片。

    金国平看到这种情况起心动念,今年一边和文华影视继续合作,一边搞独立制作,《宝莲灯》便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沪美厂为了这部动画电影可是掏出了家底,光是制作费就掏了1200万元,厂内精英尽出,采用了先期创作整体音乐和对白录音等制作手段,还利用电脑特效绘制动画,后期更是用六声道全数码立体音录音,前前后后动用了300多位工作人员。

    不仅如此,金国平还动用关系请到了江文、宁静、陈佩斯、朱时茂等明星大腕给电影配音,为电影宣传拉足了噱头。

    电影四月上映之后声势不俗,一个多月时间取得了2500万元票房。

    作为动画电影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毕竟如今这时候,即便是剧情片取得2500万票房,也能排进年度电影票房前十名了。

    可惜《宝莲灯》的投入还是太大了,沪美厂在票房分账方面又没有什么竞争力,这一增一减导致电影最后大亏的局面。

    投资1200万,亏损接近一半,估计这两年跟林为民合作赚的钱都赔进去了也不够。

    经此一遭,沪美厂恐怕元气大伤。

    于东嘴上说着沪美厂和《宝莲灯》的糟糕情况,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要是能把沪美厂收购过来就好了!”他貌似无心的说了一句。

    林为民哪里会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