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我在岛屿读书(1)

    番外:我在岛屿读书(1) (第2/3页)

着两人的对话,脸上露出好奇的探究之色。

    西川对她说道:“九十年代初期吧,那会儿我还在单位上班,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具体哪一天我忘了,对面自我介绍是国文社的编辑,说国文社总编想搞个朦胧诗专题,出几本朦胧诗诗集……”

    房奇问:“国文社总编?是林为民老师吗?”

    “对。”西川停下介绍的话,回答房奇的问题,一旁的于华笑着说道:“一提到‘国文社总编’,外界想到最多的好像就是林老师。”

    “林老师对国文社的贡献确实是居功至伟。”苏佟说道。

    说起林为民这个名字,房奇充满了好奇,又问道:“我听说苏佟老师是林老师的学生,是吧?”

    苏佟听到这话刚想回答,于华就替他说道:“什么学生!就是工作关系他毕业进了《当代》,林老师带了他一段时间而已,都是业务关系。”

    察觉到于华话里的微妙醋意,房奇好笑的问道:“于华老师跟林老师关系很好,你们也认识好多年了吧?我记得以前看您采访还提过。”

    于华脸上露出几分自得“嗐,还行。当年林老师是我的责编那时候他刚当上《当代》的副主编没多长时间。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我的稿子写的不错,就是结尾有点灰暗,可能需要改一下,我说只要能发表,伱让我从头到尾光明到尾都行。”

    房奇发出一阵笑声,“这个我看您采访提过,特别有意思。”

    “所以严格来说,林老师是我的伯乐!”于华感慨道。

    这会儿苏佟终于忍不住了,说道:“林老师挖掘的千里马多了,带的编辑却只有我一个。”

    他和于华二人吵吵闹闹,互不相让,不过房奇最感兴趣的却是林为民。

    “这个我也听说过,好像很多八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都是林老师挖掘的。”

    苏佟听到这话也不和于华争辩了,说道:“于华是一个,谟言、汪硕、海晏、二月河……还有马原也是。还有很多是原本就在地区很有名气的作家,通过《当代》和林老师的推动走向了全国,比如说陆遥、程忠实、贾平娃他们。”

    于华笑道:“说到马原,我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事。”

    大家的眼神都望过来,他继续说道:“林老师跟我说过,80年马原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曾经跑到《当代》编辑部。马原长得人高马大,当时堵在《当代》的办公室门口,气势汹汹,林为民一看就觉得这小子是来找茬的。

    他之前给《当代》投过稿没过,进门自报家门后,林老师其实对他写的东西有印象,可却故意装作不知道他这人。

    马原那天确实是不服气要来找林老师掰扯掰扯的,可惜他那点水平在林老师面前根本不够看,聊了几句话节奏便被林老师给带走了。

    马原觉得得拿点气势出来,他用特别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霍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当时说完这话马原心里得意极了,要知道他以前用这招,不管对面是多好脾气的人,肯定都会忍不住跟他争论一番。他这人爱看书,看的书还杂,只要进入这种流程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胜利。

    可马原万万没想到,林老师说了一句‘有道理’。”

    于华说到这里,周围几人想象着人高马大的马原气势汹汹的去找林老师理论,可一身力气却好像打在了棉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