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玻璃

    第二十二章 玻璃 (第2/3页)

了一旁的模具,用工具压成板状,等待冷却。

    第一次开炉只要成功就行,没那么多要求,冷却完后的玻璃带了点青绿色。说是玻璃也行,毕竟和琉璃分道扬镳了,只是达不到后世的透光度。

    郑雄拿起玻璃走到外面,对着太阳看了一下,透光度不是很高,比后世的啤酒瓶强点,强的有限。

    跟在郑雄后面的工匠微微有些忐忑,第一次,就怕搞砸了。

    “还不错,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提高玻璃的透光度,就以这个为模板,什么时候能透过玻璃清晰的看见地面的东西,就算成了,到时候给你们发奖金。”

    听到郑雄的回复后,众人松了一口气,奖金更是刺激了一下众人,虽然不知道多少,但是众人的热情还是有所上涨,大声回道。

    “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就是不断的实验,加上郑雄给的方法,调整各种添加物的比例,透光度还是提升了不少,不过都没达到郑雄的要求。

    郑雄虽然不急,有些准备还是要提前做的,比如说打磨透镜,积累一些经验。

    又招了一批人,专门打磨,把这些半成品的玻璃全部拉过来打磨。

    几天过去,玻璃的透光度在缓慢提高,打磨出来的透镜倒是有模有样,透光度不行,价值不大。

    不得已,郑雄只能咬牙高价买了一些天然水晶先拿来试验。

    郑雄特地挑选的水晶,透光度什么的都很好,比普通玻璃看上去还更纯净一些。

    用水晶打磨好了凸透镜,就是不断调整两块透镜的间距,两块透镜的比例大小,这又是一个耗费时间的工程。

    同样的没有玻璃,光是水晶的消耗,郑雄都承受不起,不得已停滞了下来。

    找了一个替代办法。

    说到显微镜,肯定得提及这玩意儿的发明人。

    此人是一位老龙套了。

    没错!

    此人正是......

    罗伯特·胡克。

    实际上。

    根据后世考证,真正想到显微镜运作原理、并且发明出第一台显微镜的,应该是1595年的詹森父子。

    但这两个倒霉蛋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制作出来后啥事都没干就嗝屁了。

    因此在史书上,显微镜的发明权便成为了另外两人撕逼的战场:

    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

    这两人的混淆程度之高,连人教版的生物书都出过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