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四菜一汤

    第三十七章 四菜一汤 (第2/3页)

惯这些,先是借着四菜一汤警告了一番。

    刚开始效果不错,官场风气为之一肃,渐渐的就有些受不了,应了那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是四菜一汤的标准,暗地里的花样多了去了,敢顶风作案的也不在少数。

    警告不听,那就怪不得老朱出手了,揪出了一批人杀鸡儆猴,今天被打板子的人未尝没有这些人的存在。

    郑雄看着眼前的四菜一汤若有所思,心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对于一心想作死的郑雄来看,这方面也可以做做文章。

    饿了一上午了,吃嘛嘛香,郑雄也不是多么挑剔的人,只是现在的饭菜也吃腻了,油和味精的组合更让郑雄怀念。

    回到药局,签签字,好像就没啥事了,手底下三個跑腿稍微沟通一下进度给自己说说,就没啥操心的。

    这几天事事不顺好像走了极端,钻了牛角尖,不去作死以后就一定会死,现在才洪武四年,老朱春秋鼎盛,意气风发,乾刚独断的时候。

    仔细的梳理了一遍自己的记忆,明朝两大案,胡惟庸和蓝玉案。

    胡惟庸是自己作死,刘伯温死后,彻底飘了,大权独揽,结党营私,作为淮西勋贵在朝堂上代表,自然受老朱的忌惮。

    洪武十二年以造反罪抓了,第二年赐死,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整个乱党都没有清理干净,造反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整个淮西一派彻底掌握的权利实在太大了,只能大清洗。

    而且造反案这个由头实在好用,想收拾谁直接牵连到胡惟庸的身上,都不用解释,又收拾了不少看不惯的。

    除了刚开始确实是跟胡惟庸关系密切,确实有造反的理由,之后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牵连进来的,大多跟造反没什么直接联系,只是老朱杀人给的一个借口而已。

    之后的蓝玉案,也是蓝玉命该如此。

    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常氏于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受封为皇太子妃,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生长子朱雄英,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生次子朱允熥,并于当月薨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