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章 浅谈

    三百五十九章 浅谈 (第2/3页)

口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

    到明朝嘉靖年,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云梦泽全部消亡。

    由于荆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进一步扩大,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

    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矶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千米。

    洞庭湖进入了全盛时期,也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这些郑雄都知道,洞庭湖更是鼎鼎大名,想不知道都难。

    现在,长江有水患的危险,荆州一线,水患侵袭,指定遭灾。

    短期还好,长期肯定不行。

    如此,洞庭湖就成了首要选择。

    现在,洞庭湖的重要性还没凸显出来,朱标和范显祖忧心忡忡,郑雄便插了一嘴道。

    “江北荆州有云梦泽,江南岳阳有洞庭湖,必要时都可引江水倒灌而入,下游当可不为所累。”

    郑雄这话一出,范显祖和朱标一怔,向着郑雄看去。

    有道理。

    荆江以北,堤坝不断修筑,江汉平原越来越不可或缺。

    泄一时可以,长久肯定不行。

    泄一时可以,长久肯定不行。

    这个诧异是给郑雄的,没想到郑雄对这个还有了解,还给出了建议。

    “医侯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地势还是有点差异的,加上荆州所建大堤并未合拢,现今只能尽量减少江水倒灌。”

    额,合着你都知道,那不就是没办法,湖广布政使司也就这么说说。

    语言的艺术?

    “洞庭湖吗?不知道能够容纳多少江水?若是能够全部容纳大部分江水,或许可以尽快把堤坝修建起来,将江水引入洞庭湖,江北之地,现今颇为重要,常受此害于国不利。”

    朱标也加入了讨论,是站在了全局的角度上。

    果然,精英教育教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站在郑雄的角度,能干成的话,就是如此。

    不然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