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另一种感悟

    第87章 另一种感悟 (第3/3页)

,雄镇大千世界,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这便是大雄宝殿名称的由来。

    艾祥想起郭英妈妈保留的那个印有半山寺字样的签诗,他在佛前上了三炷香,又双手合掌,跪到释迦牟尼佛像前面一旁的蒲团上,磕了三个头,口中念诵着:“阿弥陀佛……”。

    艾祥拜过佛后走到一边,向半闭着眼睛坐在那里的一个老和尚祈求道:“阿弥陀佛,法师,我想在寺中求一支签。”老和尚睁开了眼睛,满面慈悲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随后递过签筒让艾祥摇了又摇,一支竹签便忽地摇落到了地上。

    艾祥捡起来一看是一支中平签,老和尚又念了一句:“阿弥佗佛”,然后才从案桌上找出了相应印有签诗的签条递给他,艾祥展开来一看,诗云:“焚香来告复何辞,善恶平分汝自知。屏却昧公心里事,出门无碍是通时。”

    艾祥虔诚地求教老和尚道:“请教法师,这签诗的意思,我应当如何来理解呢?”

    老和尚微微睁开两眼说道:“阿弥佗佛,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你要来问的事,要去做的事情,是善是恶,是好是不好,心里自然是明白的。你应当从心里除却阴暗不好的东西,只要心存善念,做人做事就不会有阻碍了。你如果能坚持那样做的话,就一定会前程远大,可保你今后安康无恙的。”

    艾祥双手合掌向老和尚躹了一躬:“阿弥佗佛,谢谢法师教诲。”老和尚淡淡一笑道:“阿弥佗佛”,随后便又继续闭上了眼睛。

    艾祥想,佛门是修心养性之地,即使没有他想找的任何蛛丝马迹,也算是一次心灵的修行之旅,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宁静。

    走出大雄宝殿,艾祥又四处走了走,听着香客们交谈时的乡音,他知道来此烧香拜佛的,大多数人都是大山附近的山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之上,也因此对大山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感,他们也对半山寺有着自然的崇拜。

    从半山寺向山下望去,半山小镇在眼前变得如一块菜园般大小。登高总是会让人心有所悟,让人心境变得豁达和开朗。《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无常经》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艾祥出了山门,坐在一旁的岩石上,望着远远近近的高高低低的山峦,心境变得如秋天的晴空一般的明净。

    一个风尘仆仆背着行囊的中年和尚由山下拾级而上,到了山门处,无意中回头望了一眼艾祥,愣愣地停下了自己匆匆的脚步,眼神里透出一丝惊喜和诧异之色。转眼便又恢复了常态,双手合掌口中喃喃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随后便神色如常地转身匆匆走进了山门。

    (下期预告:第88章 男人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