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都学坏了

    43 都学坏了 (第1/3页)

    太子妃听到他说正事,便在认真地听着。

    只见张一凡用手指了下村子方向说道:“……像我村里的这种房子,就水泥材料来说,大概花费在二两银子左右。以后这个水泥可以按包出售,一包一两银子,就能赚一半的钱还要多。”

    这就相当于大明朝军人两个月的军饷,就能出了修房子的水泥钱。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还是有点贵的,毕竟不用水泥,只是挖黄土来修的话,也一样能修房子。

    但是,水泥房和黄泥房的差别就摆在这里,任何人都能看出这个天差地别!只要不是真得穷得叮当响的人,如果想要改善下住房的话,水泥必然会是首选。

    事实上,张一凡没说,水泥作坊里面雇佣的劳力,是按一个月一两银子来算的。而这个时期,乡下农村出人工,一天就二十文左右,一个月也就是六百文而已;哪怕是在城里,雇工也只是三十文左右一天,一个月就只是九百文。

    他给出这个价钱,一是因为这是费体力的重活,而是工作环境不好,粉尘之类对身体有害。哪怕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这种观念,可他不会自己骗自己,当这个因素不存在的。

    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人。给了他们看着比他人高很多的工钱,就能在村里更为拥护他。

    然后,虽然水力设施减少了很多人工,可张一凡把建造成本都加上了,就这些天来说,绝对是比人工贵的。可时间越往后,人力设施摊薄成本的优势才会显出来,那时候,水泥的利润就会越多。

    还有,水泥这个还要看规模,规模越大,价格越便宜。

    不过不管张一凡估算出的价格,其实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可在太子妃听来,却还是让她非常震惊:这么好用的东西,竟然这么便宜!

    不说那虚无缥缈的一百层那么高的楼,光是柳家村的两层楼,就足以让人震撼了。

    另外,刚才水力设施这边的一段河道,她也看到了,是用水泥材料修建过的,就如同水泥地一样平整,并且还很是坚固。

    如此种种,这个水泥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