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春节加更)

    57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春节加更) (第1/3页)

    最终,柳家村的村民,在张一凡的劝说下散去了。至于村社的事情,他没同意也没否决,先看着再说。

    朱三见了,就想着赶紧教张一凡一些官场上的礼仪。结果呢,他还没开口呢,就先被张一凡给问开了。

    经过这次的事情,让张一凡充分认识到,想要苟在乡村,自得其乐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只是一个水泥产品的问世,就招惹来了这个时代如日中天的势力。

    虽然说,张一凡确实不想掺合到官场中去,特别还是洪武年间的官场,但是,正应了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原本他想着,团结了柳家村的人,借助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严惩,可以保自己平安,大不了,敲那登闻鼓,闹上天去。以朱元璋的个性,绝对不会容忍贪官污吏。

    然而,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他,这个想法还是太幼稚了。

    如果不是因为对方觉得自己是个乡下小子,没什么见识,一来就露出想吃水泥的嘴脸,而是用了其他手段,真得不是普通人能招架的。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人家一来就摆官威,让你跪,你就得跪;人家说你和某某官司有牵连,直接把你抓走,你能奈何?

    等抓到了县衙,关进了大牢,拖着不审问,让大牢里面的牢卒,或者干脆是里面的犯人来威逼利诱,甚至弄死自己,那些当官的都不会有屁事,更是不可能有敲登闻鼓的机会。

    当官的讲理不讲理,也都是看对方是什么人的。

    没有身份,只是个屁民,弄死就弄死了,根本就到不了朱元璋面前。就算柳家村村民事后去敲登闻鼓,那自己已经死了,或者残了,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想着这些事情,特别是张一凡没想到,原本他以为的常静静,竟然是朱元璋的大女儿,还对他一往情深。

    这么天大的机缘面前,如果要是还躲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人,最终嫁入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家,那就不是男人了!

    基于这个想法,张一凡不愿再当洪武朝的鸵鸟,而是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