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你才不懂太多吧?

    85 你才不懂太多吧? (第2/3页)

    因为这个问题,他也是这么想的。

    张一凡转头看向胡惟庸,淡淡一笑道:“这有何难?做一些逻辑推理,基本上就能有个范围的事情!”

    朱棣一听这话,立刻想起来,张一凡之前说过什么逻辑学,该不会是和这个有关吧?

    他在想着,张一凡已经在往下说了:“能和倭寇去联系的,断然不可能是普通百姓。只会是地方豪强,又或是出海贸易者。如果有地方遭到倭寇劫掠,那以此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必然是有内奸存在。其他地方的人,不可能提供详细情况可供倭寇避开官军抢到他们要的财物。”

    明初这个时候开始,朱元璋实行的是路引制度,人员流动比较不便,更是为张一凡的这个分析提供了支持。

    朱元璋听了,不由得微微点头。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是逻辑学,但是张一凡的这个分析,他还是认可的。

    “还有,任何内奸和倭寇勾结,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官府可能被蒙在鼓里,但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发动百姓,举报重赏,也是查找内奸的方法。”张一凡说到这里,稍微想了下后才说道,“草民比较担心的是,内奸如果是官府中人,甚至是朝廷官军中的人,那查起来的难度会大一些。”

    他说这个话,倒不是因为说他看过资料,说朱元璋在杀一些功臣的时候,其中有罪名就是和倭寇勾结。

    张一凡之所以提出这种可能,还是财富动人心的原因。

    另外,这个时候还是用举荐制,阿狗阿猫都可能举荐为官,只要有这个门路就行。朝廷官军中,包括那些功臣,有不少是强盗出身,摇身一变成为大明官军,暗中做勾结倭寇的买卖,也是有可能的。

    李善长听到张一凡的这个话,有点吓一跳。因为他了解朱元璋,一旦被张一凡说动,真得认为朝廷官员或者官军中有内奸,那是会举屠刀的。

    他心中这么想着,便连忙转头看过去。

    不过还好,此时的朱元璋听得入神,并没有想到其他,只是盯着张一凡要求道:“你继续把对付倭寇之策都说完!”

    张一凡自然听话,便接着说道:“组建海防官军,主要是因为海防官军和普通朝廷官军不一样,不但是对手不一样,作战方式也有不同,更多的可能是水战,甚至是海战。为什么要这么做,草民也有几点理由……”

    朱棣听着他娓娓道来,那是一脸差异,他是了解张一凡的,就柳家村的孤儿而已,嘴炮了得,竟然还能在武事上也侃侃而谈了?最为关键的是,说出来的好像还有道理!

    他这么想着,就更是竖着耳朵听着了。

    “……第一,倭寇主要是神出鬼没,但战力不强,因此各地的海防官军可以贵精不贵多,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制定战法,争取每一次和倭寇对战都会大量杀伤他们。”

    “第二,倭寇远道而来,不可能直接从倭国跑到大明沿海上岸劫掠,必然在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