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看不出来

    140 看不出来 (第2/3页)

己在那份奏章中提出来的,职业世袭的危害。

    于是,张一凡便微笑着说道:“好,我知道了!”

    随后,又说了一会话之后,便都休息了。

    长途赶路,又遇到了台风过境,终归是累的。

    但是,这里毕竟是陌生环境,朱镜静翻了几次煎饼睡不着,发现张一凡也没有睡,便和他说话道:“凡哥,你要做的事情好多,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张一凡确实也是睡不着,他倒不是因为到了陌生环境,而是有压力。

    古代当官,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按照广州府知府方克勤给他介绍的经验,其中的门道很多。

    就说县衙里面,县丞和主簿是最有可能和县令打擂台的,他们有底气。哪怕是不入流的典史,也一样可以。

    县令对他们并不能直接任免,只有考评的权力,任免得看上级,看吏部。

    另外,还有那些胥吏,俗称刀笔吏,管着县衙的文案工作,也是一股势力。甚至可以说,县治如何,和他们有很大关系。县令的事情,也要通过他们去实施。

    还有,县衙的差役,比如三班,也就是捕快之类的,同样在县治中举足轻重。如果他们和盗贼之类勾结,影响会很大。

    除了县衙里面的之外,还有外部的势力,比如官绅、贵戚、宗族等等,一样能左右县令执政。

    别的不说,就说隔壁县的番禺县令道同,他就非常头疼一个事情,他治下有个乡绅,不但有钱,还把女儿嫁给了永嘉侯。使得永嘉侯几次过问番禺的事情,给道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道同和永嘉侯的矛盾还会激化,最终道同算是死在了永嘉侯的手中,而永嘉侯也因此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

    最后,境内的山贼啊,大盗什么的,一样影响县令的施政。治内有这些,那考评肯定好不了,想要升迁就更难。

    当然了,如此种种,都是对一般县令而言。

    具体到张一凡自己身上,大部分都不是问题。

    他就不是真正的县令,光是他驸马的身份,就连永嘉侯都没法随便找他麻烦。更不用说,他压根就没指望着做好这个县令来升迁,而是为了检验他的想法合理不合理而已。

    心中想了一圈,他便抱着朱镜静说道:“我再看看这个典史怎么样,如果真得可以的话,那就准备用他,让他结合香山县的实际情况,给我提提建议,怎么展开这个新政比较好!”

    实际上,他在来之前,已经有考虑过怎么做事。但是,毕竟没有实际当过这种古代的官,因此,能有更好的办法,他当然是会采用更好的办法。

    朱镜静听了,一边无聊地在他身上画圈圈,一边说道:“凡哥,要是我能帮到你的话,一定要开口,只要不抛头露面,相信父皇也不会说什么!”

    听到这话,张一凡低头看了下她额头,说道:“我这不是新政么?如果你真要抛头露面,像男人一样做事又咋了?除非不用你帮忙,不过我怀疑肯定会需要你帮忙!”

    “那行,只要能帮到凡哥,父皇要骂就骂好了。”朱镜静听了,也是兴奋起来道,“至少我能写写画画,对不对?”

    “对啊!”张一凡听了,拍拍她的后背,给予了肯定。

    “凡哥,我想听故事睡觉了!”朱镜静忽然打了个哈欠道,“这主角是张小凡,那女主能不能改姓朱啊?“

    ”……“张一凡听了无语,好像还真挺相近的,自己之前怎么没想到。

    ………………

    在他们讲故事睡觉这会儿,香山县的一处大宅子内,一群人也刚刚散去。如果张一凡看到的话,就会觉得眼熟。

    因为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香山县和番禺县交界处迎接他的人。

    这宅子的主人,一个大胖子并没有起身送客,依旧坐在主位上想着事情。

    这个胖子,不是别人,正是香山县典史马如海。

    他的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