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总结对比

    195 总结对比 (第2/3页)

,可说着说着,他们忽然发现,身边好多人都是因为外乡人来得多了,让他们有了赚钱的机会。

    他们一下就觉得,似乎外乡人多起来,好像也不是坏事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官吏,还是说外乡人的不好。

    “这外乡人多了,原本宽敞的官道都拥挤了。”

    “没错,亏了我住得近,可以走路来衙门,要不然,一大早经过美食街那边,绝对会被堵住,路上的人太多了!”

    “是啊,就连下馆子用个餐,只要好一点的,有名气一点的,那都要等了。”

    “对了,可不止是下馆子了,我去钱庄办事,以前去了就能办,可如今排老长队了。”

    “你们说这些干嘛,就我们自己手头的事情,外乡人多了之后,都忙成啥了?”

    “……”

    张一凡不说话,就听着他们在说,等他们说着说着,不再说话之后,才开口问道:“所以说,对于我们香山县来说,到底是外来人口多了,香山百姓才过得好呢,还是说,外来人口少了,香山百姓才过得好?”

    把事情一件件罗列出来,答案就显而易见的了。

    对于这些在县衙做事的官吏来说,肯定都是有脑子的人,他们的家人会受益于人口的红利。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人,比如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开店做生意的,本来就是靠体力活赚钱,结果外地人的拥入,就抢了他们干活机会,他们的利益就受损了。

    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话语权,私下能唠叨,在制定政策层面,他们压根就无法发声。

    此时,在张一凡的问话下,县衙大堂内,这些官吏异口同声地回答人多的好!

    张一凡听了,便严肃地说道:“这便是人口红利,什么意思呢?有人了,才能创造财富,人多了,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没有外乡人,我们香山县就还是以前那个香山县,绝对不是如今这样的香山县!”

    “他们确实是来香山县赚钱的,但是,商人们来香山县,是给香山县带来了钱财,把我们香山县的特产贩卖到了其他地方去卖,带动了香山县生产特产的活变多,给了更多人有赚钱的机会!”

    “那些青壮来香山县,是给香山县带来了劳力,那么多的房子修建,山上种经济作物,地里种田,都有他们的身影。没有他们,香山县如今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他们用他们的劳动,是从香山县赚到钱了,但是他们的劳动,同样给香山县创造了财富!”

    “……”

    张一凡在他们总结之后的基础上,再根据后世的经验给他们普及人口红利的例子,很多都是这些古代人压根没有想到的,说得这些官吏一个个都是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好处!

    也亏了张一凡是在严打之后才来做这个总结,要不然,人口的迅速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当然了,真要说得话,不也是有本地人干坏事,一样是能说的!

    还有这些官吏反应的一个问题,也确实存在,那就是交通拥挤。

    这个事情,张一凡其实是有点责任的。

    原来的老城区不说,城外的新城区,是张一凡规划的。

    当时,他其实已经留了宽的马路,结果,人口的暴增,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以至于马路变得拥挤。

    于是,趁着这个会,张一凡提出了衙役中分出一部分交通衙役的概念,在繁忙路段指挥交通。

    总之,人口带来的问题,该解决的就要解决掉,不能妨碍人口都进一步增加。

    有关外乡人这个话题,开了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张一凡觉得差不多了,便对他们说道:“如今,我们算是达成共识,外乡人来我们香山县,那是好处远大于带来的不便。因此,你们随后,向各自负责的坊都宣传这种观点。不管是标语,或者开会,都给底下人传达。都是大明人,都是同胞,不得有歧视,更不允许有欺凌外乡人的事情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