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蝴蝶效应

    234 蝴蝶效应 (第1/3页)

    逃到辽东这边来的鞑子,当然是不甘心投降大明的。要不然,他们就根本不用逃,直接投降大明就能结束这种日子。

    只不过有区别的是,纳哈出对自己的信心更强一些,而观童则是要悲观一些。

    也是因为这个区别,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冯胜以二十万大军对他们发起攻势的时候,观童先顶不住压力而不得不选择了投降。纳哈出的其他手下,也大都选择了投降,才让他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才不得不投降。

    此时,观童听到纳哈出的话,也是红着脸说道:“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目前明军似乎是要加强辽东实力,如此下去,明军的实力必然强过我们,因此,就想着,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纳哈出听了,有点疑惑,当即问道:“你什么意思?”

    他听出观童没有说投降的意思,但是又不赞成直接打明军,就让他有点疑惑了。

    观童听到他这话,连忙给他解释道:“你看,明国如果一直加强在辽东的实力,不但我们难受,难道高丽会好过么?高丽必然也不希望明国在辽东的实力越来越强!”

    纳哈出听了,露出一丝不屑道:“你意思是说,让高丽也出兵打明军?就那高丽,配么?”

    从他的骨子里,是瞧不起高丽的。也是如此,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还肆意向高丽施压,向高丽这個藩属国要这要那的。

    观童看他的态度,便苦口婆心地劝道:“就辽东局势来说,目前是我们最强,明军次之,随后是女真部族,高丽其实也有意图图谋辽东。可如果明军实力不断增强的话,必然是明军最强,我们和其他势力都要弱一些。如果没有作为的话,明军犹如猛龙过江,可以肯定辽东必定会为明军所有。”

    “明军会先打败我们,然后再打败女真部族,同时也会压迫高丽。在这种局势之下,我以为,我们该联合其他力量,先把明国的势力赶出辽东,这才是最主要的目标!”

    听到这话,纳哈出的神情,立刻认真了起来,摸着他的大胡子在思考。

    观童见了,连忙再说道:“我认为,应该派出使者,说明厉害关系,甚至可以给出许诺,让女真和高丽都出兵,赶走明军。等到辽东由我们说了算的时候,再回头商量和他们的关系。如此,方是上策啊!”

    “反之,如果明军以其实力去压服高丽和女真,被明军所用的话,大局已定,我们必然将失去辽东的!难不成,王爷宁可不要辽东,也不愿意向他们开这个口?”

    听到这话,纳哈出终于有了决定,严肃地看着他说道:“你说得有理,陛下让我主理辽东,已失中原,辽东绝不容有失。”

    观童一听他听劝了,不由得大喜,当即和纳哈出仔细讨论起这个联合起来抵抗明军的策略。

    张一凡的蝴蝶效应,又在这里得到了提现。

    在原本的历史上,按照朱元璋定下的策略,那是积蓄力量,以绝对优势来开拓辽东的。因此,在明军积蓄绝对力量之前,都是显而不露,并且力量主要集中在关内,以辽西走廊和辽东沿海一带为势力范围,并不深入。

    同时,明军这边还拉拢高丽和女真,比如放还了高丽使者周谊,重新向高丽示好,最终让高丽这边该穿大明衣裳。另外,还派北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最终,辽东的纳哈出这边,成了孤家寡人。大明这边也积蓄到了二十万精锐,以名将统帅,一举解决了纳哈出。

    可如今,在张一凡这个蝴蝶翅膀的影响下,情况就有了变化。

    先是高丽使者,在张一凡的强硬劝说之下,并没有被放回去。大明和高丽的关系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此时的高丽,还是奉蒙元为主,穿胡服,用蒙元的年号。

    其次,朱棣灭掉了别里哥这支鞑子军队,扫清了长城外面的鞑子势力。这种歼灭战式的战事,一下打击到了纳哈出所部的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