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掩护

    237 掩护 (第3/3页)

    而明军这边,不但没有返回辽阳,反而开始向沈阳挺进。

    消息报到沈阳这边,鞑子的徐国公哈剌章就疑惑了。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啊!

    明军将领的这种打法,岂不是失去了突然性,明晃晃地先派骑军告诉他,注意注意,看向这边,我要出兵打你了!

    说真的,哈剌章真得想不明白。当前的明军将领是那个什么永昌侯蓝玉,他也是知道的。就是突袭了灰山等地的那个明将。按道理来说,这个明将是最知道突袭的突然性的,这次却是一反常态,到底是什么意思?

    纳哈出派来助战的高八思帖睦尔、洪伯颜帖睦尔两人,却没想那么多,直接便嚷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那套说词。

    哈剌章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于是,沈阳这边,便也集结了步军,向辽阳这边进发,双方最终在后世虎皮驿这个地方,也就是辽阳和沈阳的中间线位置遭遇。

    明军这边,总兵力大概只有四万左右,而鞑子这边,总兵力却高达八万多。就明面上来说,优势自然是在鞑子这边的。

    开战之初,鞑子上下,都是有信心的。明军这边,以前都是集结优势兵力出战,可如今,兵力至少相差一倍,也不知道是哪里的自信,让他们会认为,大元帝国的军队就那么不经打了?

    结果,一开战之后,蒙古鞑子就吃到苦头了。

    虽然是在野地里,但是明军的结阵,却是以车营为依托。连接起来的偏厢车,就犹如一道城墙一般。

    明军躲在车营里面,天然具备防御优势。等鞑子步军进攻的时候,除了弓弩招呼之外,那些偏厢车上竟然都装备了火炮,离得近了之后,突然之间的轰击,让进攻的鞑子,一下就被灭了一半,随后,偏厢车的缝隙中冲出明国骑军,又杀了一波。在蒙古鞑子反应过来之前,明军就又躲回偏厢车里面去了。

    这一幕,让鞑子上下都给震惊了。这让他们一下就明白过来,为什么明军敢以这么少的兵力出战!

    这个车子组成的阵型,根本就是一个小型城堡,要想打下来,代价会非常高的。

    于是,哈剌章便想要纳哈出那边,再派出援军,同时调集投石车,就按攻城之法攻打明军的这个古怪车阵。

    纳哈出并不傻,知道哈剌章明明自己有兵力,还要向他求援,明显是不想死他自己的人。

    于是,他这边就派出了观童,催促女真部族和高丽军队尽快参战。

    鸭绿江这边,高丽军队大营内,看着蒙古使者离去,身为主帅的李成栋一言不发。

    站他身边的一员将领,年纪比他更大一些,乃是他的副手,也是高丽国内除了李成桂之外算是能打的将领,至少和倭寇作战是互有胜负的那种,名叫曹敏修,开口问道:“这是大元那边第三次来催促了,不去怕是不行吧?”

    李成桂,其实就是蒙古人,乃是元朝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不过是归顺了高丽,从而成长为高丽国内最能打的将领。

    此时,听到副手的说话,他却一点都没有血脉的觉悟,只是严肃着脸说道:“大元都丢掉了整个中原,孰强孰弱,其实一目了然。王上非要听奸臣,让我们掺和到辽东的浑水来。就算这次占到了一点便宜,事后能应对大明帝国的雷霆之怒否?”

    听到这话,曹敏修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伙同李成桂发动叛乱。不过此时,他还是劝道:“要我们再不出兵,得罪了大元帝国不说,王上那边,怕也是会生气的。至少如今的局势,辽东这边还是大元帝国的兵力占优。”

    李成桂听了,想了下道:“你带两万兵力留下,回头问起来,也好说是防备女真部族进犯我高丽北疆。我带三万人马过去看看情况,必要时候,你接应于我!”

    反正要他出死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