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军装

    第62章 军装 (第2/3页)

   贾诩拱手说:“卑微小计,不值一提。”

    吕布派人去将荀攸请过来。“公达先生,你之计甚好,本侯愿意恭迎陛下回旧都,中兴汉室。还请你代表本侯去洛阳迎接陛下。”

    看到吕布赞同了,荀攸高兴地行礼说:“下官定不会辜负将军重托。”

    成廉率领2千兵马,带着献给皇帝地礼物,护送荀攸去洛阳。

    荀攸走后,吕布也没有闲着。

    经过这半年的连番出战,吕布已经深感当前的军队的弊端。

    之前是忙着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要忙着占据关中,有个稳定的地盘,不好对军队进行改造。

    现在关中掌控手中,拥兵将近八万,占据地利优势。

    短时间内也没有敌人能威胁到关中,有时间也有精力对军队进行改造了。

    为了避免改造会引起李肃等人的反对,吕布没有对旧军队进行动刀。

    他决定成立军校,并以此培养新军。

    在长安城外三十多里远的地方,吕布派人在这里效仿现代军校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学校。

    派工匠修建几排的两层瓦房,充当宿舍还有教学楼。

    同时派织工剪裁唐衣。

    吕布也像效仿现代军装,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棉布可不便宜。

    他可承受不起。只能用麻布剪裁成唐衣款式。方便穿戴。

    除了这个,夏天穿草鞋,冬天才有布鞋穿。

    考虑当前的情况,吕布暂时决定开设,刀枪科、弓箭科、工兵科、骑兵科,还有侦察科这5个基础科目。

    第二年开始会教授作战、传令、行军、土木工事等课程。

    第三年还会教授如何制定战略战术、作战计划、动员计划等课程。

    这个军校主要是培养中层军官为主。

    在古代,很多时候主将也好,帝王统帅也好,主要在意的是将军。

    对将军有理、智、信、忠、勇的要求。

    对中底层军官是一点不在意的,很少会要求他们能有自主判断的能力,至于指挥能力更是不在意。只要求他们听从命令行事。

    一直到近现代,随着火器的兴起。兵力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作战大多数也主要是以千人为主的战斗规模。

    各国才开始重视中底层军官的素质,建立了各种军校。开始系统的培养中底层军官的作战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