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三姨,我还小……

    第七章 十三姨,我还小…… (第1/3页)

    同时,杨川还带走了羌人白羊部落的三十几辆勒勒车。

    勒勒车又叫‘高车’,车小轮高,被牧人们称为‘草原之舟’,既是草原游牧部落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他们的仓库——

    每迁徙到一个新的草场,牧人们往往只会搭建一些简易帐篷,金银器皿、粮食、盐巴等主要财产基本上都存放在勒勒车上,随取随用,既防潮防雨,也方便随时迁徙。

    当然,这一次就方便了杨川。

    他将所有值钱的刀子、弓箭、铁器、牛筋等收拢起来,全部搬到勒勒车上,每一辆车上套两头牛,并用羊毛绳子将所有的牛角串起来,便是一支十分壮观的勒勒车队。

    另外,丹木吉头人的那两口大铜鼎,自然也被他想办法搬到勒勒车上,打包带走了。

    铜器值钱倒在其次,主要是他想弄一口像样的炒锅……

    ……

    将所有的牛羊、勒勒车转移到一个靠近峡谷的草场,杨川大大方方的安营扎寨,就当是回到了自家的牧场。

    这里是丹木吉家的一个临时草场,靠近峡谷入口处的海子,不仅水草丰美,而且,就连牛圈、羊圈和马厩等都是现成的。

    如今,羌人白羊部落完蛋了,这些牛羊、草场自然成了无主之物。

    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处草场相对来说比较偏僻,而且,与自己的‘避难所’只隔着一片海子,遇到紧急情况时,他完全可以想办法脱身。

    所以,将牛羊安顿下来后,杨川胡乱吃了一些冷羊肉,在周围点起几堆篝火,便开始伐木、制作木筏。

    他的力气不足,手头工具也太过简陋,所以,这项工作对他来说难度不小。

    好在附近有不少白桦树,木质松软,是制作木筏的好东西。

    折腾了足足两个多时辰,天色渐明,东方泛白,差不多快要天亮的时候,杨川的木筏终于扎好了。

    就在他将两头牛套好,打算将木筏拖入水中时,张骞一行人来了。

    他们不仅带回属于自己的驼队,还顺手牵羊,将羌人的三百多匹马、三百头牛和将近一千只羊赶过来,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甫一见面,杨川吓了一大跳。

    这些人浑身浴血,头脸上也满是黑红色的血污,就像是一群从地狱回来的杀才,尤其是张骞和堂邑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