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人哭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人哭 (第1/3页)

    一顿羊肉泡馍加大蒜,就吃得很舒坦,尤其是在卓氏的陪同下,便更添了一些另外的乐趣。

    所以,打发掉有些患得患失的卓氏后,杨川索性骑着他的枣红马,在自己的封地里溜达了一圈,然后,蹲在渭水边的一颗石头上,想了一会儿心事。

    冬天的渭水,一点都不浑浊,清凌凌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碎冰,随着潺潺水流,互相碰撞,有些破碎了,融入水中不见了。

    而有些冰块在发生碰撞后,则莫名的结合起来,成了一块更大的冰。

    这就有点像人这一辈子,有些人相遇了,屁事没有,擦肩而过,从此不再相遇;而有些人,则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一旦相遇,便会发生关系。

    好的关系,坏的关系,都特娘的是关系。

    这些关系啊,就像一张网,无外乎爱恨情仇苦别离,无外乎名权利三个字,却能将天下人、天下事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从此缠斗不休。

    要么,一刀两断。

    ‘卓氏被她的哪一根关系网给捆绑住了?’

    杨川的办法很是笨拙,但一般都很有用,那就是将这一张大网提起来,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差不多就是“提纲挈领”的意思。

    司马相如?蜀中卓王孙?丞相公孙弘?大农令郑当时?馆陶大长公主?淮南王等各地诸侯王?

    一条一条的梳理下来,差不多做到了“抽丝剥茧”,杨川却愕然发现,自己差不多一无所获。

    不过,他不着急,也不气馁。

    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吃过太多的苦头,杨川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让自己变成一头被情绪所控制的凶兽。

    ‘那么,就换一个思路。’

    ‘就譬如,刘满,可能才是根源?’

    杨川仔细想了想,觉得可能性不大,但终究难以排除;公主这种生物,可不能以常理推测……

    对了,公主!

    杨川突然想到一个人,淮南王刘安的女儿,曾经与刘彻有点夹缠不清、与长安城里多数权贵有‘吻颈之交’的刘陵,刘翁主?

    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刘满的身份之谜,最近让杨川很苦恼,从崔九老贼话里话外判断,这位‘满月公主’的母亲,在眼下的汉帝国,应该属于一个类似‘禁忌’一般人物。

    就比如,陈阿娇便是其中之一。

    以那位刘陵翁主的心机、能力与人脉关系,想要搞清楚刘满的身份,自然轻而易举吧?

    所以,此番借着卓氏的手,给他杨川下套?

    不,对方的矛头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指向平阳公主、曹襄、卫青、皇后卫子夫、霍去病等‘外戚’,杨川自己不过是被人顺手欺负的一个小喽啰罢了。

    事情约略便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新意。

    关中人有一句老秦腔唱的好,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人倒了势不倒啊,袜子再烂鞋要好。

    有些人倒了,他还站着;有些人站着,却已经倒了。

    朝堂纷争,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岂是他一小小的少上造所能掺和?那不纯纯的找死么……

    ……

    杨川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活动活动酸麻的胳膊腿,牵着枣红马,沿着渭水向上游走去,看上去多少有些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冬日暖阳下,渭水真是美极了。

    来到封地后,又是忙着开荒种地,又是躲避馆陶大长公主的各种为难,说实话,杨川还真的没有好好看一眼这座大汉天下呢。

    趁着今日闲来无事,他干脆一路向西,打算好好看看这片山、这条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