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汤的软肋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张汤的软肋 (第1/3页)

    卫青、平阳公主只住了三天,就被刘彻一道圣旨召回了长安城。

    第二天,崔九、张汤来了。

    崔九老贼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亲眼看着杨川、霍去病、曹襄几人冶炼出精钢,并将所有工序、火候、金矿石配方等铭记在心,这才摸出一道刘彻的密旨:

    “皇帝说了,听说你们几个兔崽子还算有点用处,故而,破例赏赐你三人良田各万亩,至于金帛财宝什么的,就免了,下次有了其他功劳,一并赏赐。”

    然后,理直气壮的享用了一顿‘杨氏豆腐’,便连夜赶回长安城了,

    张汤却留了下来。

    杨川等三人心知肚明,这是给他们塞了一颗糖,头上又悬了一把剑,也算是帝王心术的一种吧。

    想想也能理解,精钢冶炼技术,差不多能彻底改变汉帝国的命运,无论是农耕稼穑、水利灌溉、军械改良,随便拎出来一样,都要吓死个人。

    刘彻的担心肯定有道理。

    当然,这一次刘彻很大方,赏赐也极为丰厚,大手一挥,直接将渭河对岸的三万亩封地赏给杨川,让他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而且,密旨中写的明白,无论杨川封地上种植什么庄稼、菜蔬,任何人不得干涉,谁敢吱吱,直接打折他的腿,撵出封地。

    当然,听崔九话里话外的意思,刘彻更希望杨川能多种植一些苜蓿、大豆、麦子和胡麻……

    杨川只觉得一阵心累。

    这个刘彻啊,有话就不能好好说,非要暗示加明示?

    一句话,这三万亩良田,等若是杨川、霍去病、曹襄三人替皇帝种的,差不多就是一座羽林军的战马饲料种植园。

    好在刘彻也知道,杨川眼下还是个穷光蛋,所以,赏赐良田的同时,还下令让大农令郑当时以最快的速度,给杨川家购置耕牛一百头,并令人送来不少苜蓿、大豆和小麦的种子……

    ……

    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杨川却反而不急了。

    他带着豹姐、两只沙雕和曹襄,整日在渭水河边转悠、发呆,早出晚归,顺便在河岸边的杨柳堤岸上烧烤、撸串,偶尔饮几口酸不拉几的醪糟酒。

    这一下,把张汤整不会了。

    他是皇帝派来监视杨川几人的,以免精铁冶炼之法泄露出去,那可是夷灭九族的重罪,他不得不尽心竭力。

    可是,每天跟着杨川在渭水边发呆,这又算怎么回事?

    幸好东方朔那厮不在,否则,他在杨氏庄子上的日子,估计会更加难过。

    好在有一点,杨川家的饭食极好吃,无论是各种肉食,还是面食,甚至包括已然风靡长安城的杨氏腌菜、杨氏榨菜,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尤其是杨氏的特色美食:杨氏豆浆、杨氏豆腐脑、杨氏豆腐……

    更是让张汤打心眼里喜爱。

    他不止一次的告诉杨川,这些大豆研磨、点卤后烹制出来的美食,其鲜美程度超过这世上绝大多数肉类,却又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堪称‘君子之食’。

    对于张汤的赞溢之词,杨川不置可否。

    不过,他当着张汤的面,将豆浆、豆腐脑和豆腐的制作方法,完完整整的演示过一遍,并亲手雕了一个小水磨,这才告诉他,这是他送给长安乡长者的一份礼物。

    “张汤,你是一名好官吏,但不是一个好儿子,”杨川毫不客气的说道,“这一套制作大豆的秘法,我不是送给伱的,而是送给你母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