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搅团、苜蓿与野菜

    第一百七十八章 搅团、苜蓿与野菜 (第1/3页)

    眼看着桑弘羊等一众大农令官吏赶来,杨川一下子便明白过来,这帮货是想干什么来了。

    说好听点,叫‘视察工作’,无非就是跑过来指手画脚一番,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屁作用没有,偏生还得好生照顾。

    说不好听,就特娘的是来捞政绩了。

    一句话,都是跑来占便宜的。

    杨川的封地,如今早已超乎他最初的想象,实际上,也早就不能说是一座农庄,而应该称之为‘帝国农场’。

    你想想啊,除了刘彻、平阳公主、曹襄、公孙弘这样的‘狗大户’,谁家能有沿河、连片的近二十万亩良田?

    二十万亩良田!

    方圆百里。

    可不就是杨川手里的一座‘帝国农场’?

    而且,因为有了皇帝、朝廷和顶级权贵之家的背景,再加上风靡一时的元朔水车、元朔水磨和汉犁,以及杨川这样一位很会种田的‘大汉农夫’……

    大农令的官吏们,谁不想过来转一转,看一看,指手画脚的‘指点一二’?从而给自己的‘履历’上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

    没办法,这是汉帝国的又一个传统之一:

    出了成绩,大农令的官吏指导有方,皆大欢喜;出了纰漏,是杨川在一些细节上没做好。

    基操罢了,没什么新意。

    杨川之所以要‘请客吃饭’,还真不是他临时起意,而是想换一个烹饪手法,将‘甲字号野战营’这一盘硬菜,调制得更加丰盛……

    ……

    “少上造,桑弘羊叨扰了。”

    这一次,桑弘羊很有礼数,翻身下马后,立刻便拱手笑道:“听说你们正在抓紧时间春耕,大农令甚为关注,特令桑弘羊率领诸同僚过来看看。”

    其他十几名大农令官吏,也纷纷上前见礼。

    杨川拱拱手,算是还礼,笑道:“我说怎么大清早起来就有几只喜鹊在叫,原来是有贵客临门呐。”

    众官吏赶紧拱手还礼,口称‘不敢’。

    看见这帮官吏的模样,杨川甚为满意,这就对了。

    大半年前,他杨川还是一个屁,任人摆布,就连桑弘羊这家伙都跑上门来,抱着刘嫖老妇的一根毛当令箭,又是威胁又是欺骗,最后硬是用‘麦茬种谷子’的法子,给自己弄了一个大农令丞的官职;

    如今,无论从爵位、身份、地位和背景来说,杨川其实要比桑弘羊高出一大截。

    所以,也就需要大度一些……

    “诸位从长安城赶过来,还没吃饭吧?”杨川笑眯眯的说道,“刚好,田里的野菜开始发芽了,我请诸位吃一顿便饭。”

    一听吃饭,一行人都眼前一亮。

    尤其是桑弘羊,更是呵呵一笑,拱手道:“能吃一口你杨氏的美食,可是长安城多少贵人的念想呢。”

    杨川家的饭食好吃,在长安城已然不是什么秘密,就连皇帝、丞相、大农令、御使大夫等朝廷重臣都赞不绝口,还真是极为罕见之事。

    杨川闻言,只是轻笑一声,作势邀请:“要不,咱们先去田间地头转一转、看一眼,然后,咱们便回庄子上吃饭?”

    桑弘羊笑道:“就该如此呢。”

    一行人翻身上马,向远处一大片耕地而去。

    “大农令丞,诸位请看,这一片将近两千亩,是平阳侯曹襄负责垦种的,其中有八百亩麦子,八百亩大豆,三百多亩胡麻,几十亩菜蔬。”

    “这麦茬上种谷子,去岁已然试验成功,没有任何问题。”

    “但从今年开始,我们打算在秋后播种麦子,越冬后,麦子会提前二十几日到一个月成熟,还可以尝试种一茬豆子。”

    “对了,前面那一片两千多亩,则是霍去病负责垦种的……”

    “……”

    一路上,杨川随手指点,让桑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