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欠他一个关内侯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欠他一个关内侯 (第1/3页)

    既然是一盘大烩菜,所以,就没有必要搞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太学院所有的建筑风格基本统一。

    无论是‘教学楼’和‘办公楼’,大致都是三层阁楼,美观、大方而坚固,方方正正的,竟然有点军寨的意思。

    没办法,汉帝国的读书人武力值太高,今后,肯定会因为‘道统’的问题而互相攻伐、打打杀杀,总得提前有所准备嘛。

    将先期修筑起来的七座建筑霸占下来,董仲舒心情极佳,忍不住便想吟诗一首,可捻须沉吟好一阵子,却只憋出半句:“壮哉!”

    杨川瞅着董仲舒,笑道:“恭喜董公,这天下终于有一个地方,能安放下你的一张书案了。”

    董仲舒拱手,端端正正的给杨川施了一礼,神情肃穆的说道:“董仲舒谢过杨川公子。”

    杨川赶紧还礼,道:“小子领受不起长者大礼。”

    董仲舒正色道:“不是我董仲舒给你施礼,是老夫代表天下儒生感谢你杨川公子!”

    杨川轻笑道:“那我可更加领受不起,这天下儒生、好吧,既然如此,我请董公饮酒。”

    毕竟,这动不动就能代表别人的人,一般都是十分的厉害呢……

    ……

    曹襄将上一次交剩下的青盐生意,连同七座矿山、三十几处山林,一滴不剩的上缴,引起朝堂震动。

    刘彻很高兴,顺手赏下上林苑良田十万亩,以作补偿。

    好巧不巧的,那十万亩良田,刚好与原来的那二十万亩毗邻,等若是将杨川、霍去病、曹襄三人打理的‘屯田’,扩大到了三十万亩。

    这让朝中有些大臣暗暗警惕的同时,笑歪了嘴。

    刘彻想要迅速壮大羽林军的想法,就十分的明显,此事令人寻味;可是,将三十万亩良田赏赐下去,光是春耕春播一项支出,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钱粮,狗大户曹襄估计都有些消受不起吧?

    当然,这些都不要紧。

    因为,曹襄接下来的一顿骚操作,不仅让其他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就连刘彻都有些懵逼。

    刘彻阴沉着脸,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步走下台阶,伸手说一句‘鞭来’,便是一顿鞭子抽下去。

    嗯,略微有点小疼。

    不过,感受到鞭子上的力度、强度和密集度,曹襄暗暗心惊,心里头莫名的一阵难过:‘皇帝的这一顿鞭子,是往死里打的架势啊……’

    幸好贴身套了一层‘羊毛毡马甲’、‘羊毛毡七分裤’,要不然,这一顿鞭子抽下去,他曹襄的半条小命估计就没了。

    刚开始,曹襄还抱头鼠窜,跟以前一样撒泼耍赖;渐渐的,他的脚步慢了下来,开始踉踉跄跄;最后,倒在地上哀声惨号、抽抽。

    也幸好曹襄的‘演技’高超,从表面看去,自然是一丝一毫的破绽都没有露出来……

    足足抽了七八十鞭子,刘彻方才消了气。

    他将鞭子随手丢弃在地上,阴沉着脸回到绣榻之上,高高在上的俯瞰着整座大殿,冷声问一句:“曹襄,伱确定要反对朕修建太学院?”

    曹襄趴在地上,艰难的支撑起半个身子,哀声道:“舅舅……”

    刘彻:“朝堂之上,不要攀亲戚。”

    曹襄颓然到底,涩声喊了一句:“陛下。”

    刘彻铁青着脸,冷淡的说道:“讲。”

    曹襄往前艰难的‘匍匐前进’几下,道:“陛下,董仲舒那老贼不当人子,为人霸道,根本就不给这天下其他读书人一条活路啊陛下;

    若陛下让他董仲舒主持太学院,并蒙蔽了陛下,让朝廷今后在选官的时候,只从太学院选……陛下,恐怕过不了三五年,这朝堂之上便全都是董仲舒的门人弟子,张口闭口皆为他董仲舒的学问、见解和策论;

    陛下兴建太学院,原本乃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

    董仲舒那人太过霸道,一句天人感应,便想将这天下人、天下事都收入自己囊中,任由他一张嘴的胡咧咧……”

    刘彻听得一阵烦恼,挥手斥道:“滚滚滚,赶紧给朕滚出去!”

    曹襄却不依不饶的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