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女心向外

    第二百五十九章 女心向外 (第1/3页)

    杨川所说的‘一桩大买卖’,其实是两桩生意。

    造纸与炼糖。

    这两件事,他筹备已久,一直都在等一个绝佳的机会拿出来;如今,织娘被刘彻收为义女,并册封她一个翁主的身份。

    造纸术便可以堂堂正正的拿出来挣钱了。

    至于说炼糖,东方朔这一年的苦没有白受,他不仅在楚地那边经营起一大片甘蔗种植园,还带来了甘蔗的全套种植技术。

    “咱们最大的优势,便是田地多,皇帝说了,上林苑所有的荒地咱们都可以想办法开垦出来,这机会可太难得了。”

    杨川换上一卷羊皮,在上面开始涂涂画画,口中不停的筹划着:“另外,去年种植了三百多亩甜菜,经过反复试验,那玩意就是金疙瘩。”

    说话间,他走到一个木架前,在一个坛子里摸索着取出一个小瓶子,笑道:“曹襄,伸手。”

    曹襄听得有些茫然,伸出手掌。

    杨川在他的手心里倒了一点白生生、晶莹剔透玩意儿:“尝尝。”

    “还有你们三个,都过来尝尝。”

    他又给霍去病、张汤、东方朔三人手中倒了一点白砂糖,笑眯眯的说道:“都尝尝,这是我胡乱倒腾出来的一点小玩意,感觉比粔籹的味道纯净一些,滋味更好。”

    几个人面面相觑,试探着往嘴里放了一些白砂糖。

    “这是、不对,此物甜而不腻,并无粔籹之酸涩味道,真乃人间极品啊!”东方朔第一个跳起来,一脸的震惊之色。

    明显的,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杨川公子,此物是从甜菜里面熬炼出来的,还是甘蔗里面熬炼出来的?”

    其他几人,同样也是满面震惊之色。

    唯有霍去病,将半把白砂糖一股脑儿的丢进口中,大口咀嚼,咂巴着嘴说道:“味道还行,再来两三斤。”

    杨川笑骂一句‘憨货’,这才正色说道:“这玩意可以从甜菜里面熬炼,也可以在甘蔗里面熬炼。味道都差不多。

    不过,这玩意儿可不能多吃,每天就这么一小勺,或者泡水喝,或者泡茶喝,也可以用他烹制几样绝佳美食……”

    他搞不清楚吃糖多少才能得糖尿病,但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眼下汉帝国的人之所以饭量极大,根本原因无非就两三个,其中,肉食禽蛋和糖分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却是确定无疑了。

    “杨川,这叫什么东西?”曹襄从震惊之中反应过来,急吼吼的问道。

    “名字还没想好,”杨川沉吟几声,“所以,咱几个人都想一个呗。”

    其他人还没开口,东方朔却抢着说道:“此物既然与粔籹一脉相承,可由麦芽、小米、甘蔗、甜菜等物熬炼酿造而成,那就应该与粮食有关,可以取一个米字;

    此外,东方朔第一次品尝此物,只觉得神清气爽,口舌滑柔,忍不住便想信口开河的说几句话,可以取庄周那老儿的几句话,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大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故而,取名一个糖字,如何?”

    其他人在沉吟、思量中,杨川却早已在心中暗道一声:‘东方朔的这一张嘴啊,果然是被开过光的,几百年后,这玩意还真就叫做糖……’

    当然,眼下也有一个名字,那就叫:饴。

    甘之若饴的、饴。

    杨川直接点头,道:“那咱们就叫这玩意儿为糖,为了与眼下的粔籹、饴这些有所区别,提高其档次,东方朔,给你一个任务如何?”

    东方朔哈哈大笑:“只要每天有糖吃,杨川公子吩咐便是了。”

    杨川沉吟几声,道:“你就专门做一篇关于糖的文章,等三天后太学院开学大典时,皇帝、皇后都要过来,伱便将咱们的糖与你的文章一并献上,以为贺词,如何?”

    东方朔愕然良久,深深一躬,道:“多谢公子提携。”

    杨川温言笑道:“你东方朔是个大读书人,就该在朝堂上有所作为,或者,太学院也是个不错的地方,都是你可有可为的地方。

    不过,你这老小子的一张嘴没有什么遮拦,最容易招人嫉恨,若不能抱紧皇帝的大腿,你迟早会再进一趟廷尉府地牢。”

    东方朔哈哈大笑,转头看向张汤:“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