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做一个好人

    第二百七十六章 做一个好人 (第1/3页)

    就在这一场酒宴上,杨川迅速做出决断:绝对不放过郭解这一份食材,必须要想办法,将其烹制成一道汉帝国的风味小吃。

    如果说,皇帝、朝廷、权贵、官吏这几样是上层建筑,军队,便是支撑和保护这座建筑的东西。

    但是,光有这些玩意儿,其实并没什么卵用。

    杨川固执的认为,没有了百姓底色的汉帝国,就算他如何叙事宏大、如何波澜壮阔、如何令人热血沸腾,那都算不得什么。

    郭解和他的三千游侠弟兄,算不得纯正的百姓人,但比起长安城的那些狗大户,却终究还是底层之人,这一辈子,或者说,接下来的几十辈子,恐怕都不会翻身做主人,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指点江山。

    说到底,大汉帝国,在今后的两千年内,其实终究还是豪门世族的一场场通关游戏而已,即便如那开局一只碗、结局一根绳的大明帝国,还不是起于微末、终于豪奢么?

    所以啊,看见这个‘关中游侠儿郭解’,杨川突然想通一件事——

    既然是大汉厨子,就不能挑三拣四,只做几样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若真是那般,终究会有吃腻的一天;故而,在大餐、硬菜之外,搭配几样风味小吃,再加一些甜点、饮品、水果之类的‘辅食’,才是他应该努力的方向。

    所以。

    他换了一个心态,十分冷淡的瞅着郭解,继续忽悠……咳咳,继续开导:“郭解,你可知晓,侠的本义是什么?”

    郭解黑着脸,也是十分冷淡的说道:“行侠仗义,抱打不平,不够?”

    杨川摇头:“天下多有不平事,该出手时便出手,的确是侠义本色,本侯即便不是游侠,遇到一些不平事,可能也会愤而出手,杀几个坏怂,还弱者一个公道;

    然而,如此这般便是大侠了?

    郭解,我听说过你的名声,为人耿直、仗义,恩怨分明,的确是一条汉子,即便是称你一声郭大侠,其实也是可以的。”

    杨川一番抬举后,自斟自饮一大碗酒水,继续说道:“不过,这天下不平事,何其多也?这天下,需要你郭大侠的地方,又何其多也?问题是,你管得过来吗?

    所以说,以本侯看来,所谓大侠者,便是侠之大者的意思,那么,所谓的侠之大者,又是什么意思?”

    杨川目光炯炯,盯着郭解的大黑脸,缓缓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已矣。”

    言毕,便不再吭声了。

    对于装逼这种事情,他其实比曹襄更加擅长一些,不过,他平日间忙于具体的事务,加上他一贯谨小慎微,生怕装逼遭雷劈,一直有所收敛罢了……

    果不其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丢出去,不但郭解有些懵逼,就连座中的霍去病、司马迁、东方朔、张汤等人,也都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听上去其实很简单,无非就跟儒家那些读书人讲的道理差不多,问题是,侠义之道,在汉帝国的牌面向来不高,甚至,有不少文武大臣、大读书人,还不止一次的给朝廷和皇帝谏言,请求横扫江湖、马踏春秋,将那些个不稳定因素,直接抹去。

    这怎么能成。

    侠以武犯禁,这句话没毛病,问题是,你朝廷的禁,又是一个什么品阶的‘禁’?只让权贵之家吃肉喝酒、敲骨吸髓,却让天下的百姓人吃糠咽菜、默默的生、悄悄的死,便如那待宰的羔羊?

    这特娘的也太恶心人了吧!

    杨川慢慢品咂着那一碗酒,不经意的观察着座中诸人的神情,心下其实有些伤感。

    除了东方朔,似乎略有所得。

    其他人,在一番震惊过后,神色渐渐变得平淡、乃至冷淡;显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句子,听上去很提气,但实际上,在汉帝国的读书人眼里,还算不得什么。

    “去病,你觉得呢?”杨川看向霍去病,突然问一句。

    “听着提气,实际上……”霍去病剑眉微皱,想了又想,说道:“实际上,还真有些提气,回头我便告诉那些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