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两个【老鹰皮】

    第四百零四章 两个【老鹰皮】 (第3/3页)

    不就是几堵水泥混凝土浇筑的城墙和几条驰道么,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若是让他们知道,这些道路下面都被挖空,用石块、水凝混凝土、铁条等箍成了甬道,修筑了排洪沟,不仅可以应对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还能在战时进行地下运兵运粮……

    估计这些读书人都会骂他这位长宁侯是败家子吧?

    汉帝国的读书人,向来重视口头交流,杨川称之为‘嘴交’。

    对于农桑稼穑之事,对于工程机械之事,向来都是嗤之以鼻,认为这些玩意儿都是仆役、工匠等下等人应该去干的事情,君子嘛,忧国忧民,升官发财睡妇人才是正道。

    当然,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如此。

    董仲舒就不一样。

    这老贼进城时就跳下马车,硬拖着长宁侯杨川跟他一起缓步而行,一路上喋喋不休,东问西问,竟是比杨川家的几名学生还要认真好学。

    “长宁侯,接下来做什么?”

    趁人不备,老贼突然压低声音问一句。

    杨川不动声色的说道:“把你的学生撒出去,开荒屯田,兴办学堂,三年之内,让陇西郡富起来。”

    董仲舒点头,对杨川的计划自然是了然于胸,道:“好。”

    然后,只见老贼大踏步走到自己的马车前,一步跨上去,就站在车辕的踏板上,大袖飘飘的朗声说道:“长宁侯,你休要欺人太甚,不就一座小小的城池么?真以为我儒门读书人是好惹的?”

    一嗓子便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齐齐看向董仲舒。

    董仲舒十分骚包的弹一弹衣冠上看不见的尘埃,负手而立,淡然说道:“长宁侯,老夫与你的这一场论道,能否换一种方式?”

    杨川面无表情的说道:“董公,你若不敢比试,就赶紧回长安城去,本侯再送你十几名小舞娘、小厨娘、小歌娘?”

    董仲舒冷哼一声,开口道:“长宁侯,你可敢与老夫打赌?”

    杨川:“赌什么?”

    董仲舒沉吟几声,道:“都说你长宁侯杨川熟稔农耕稼穑,很会搞钱,在朔方郡当太守时,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将一片不毛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生机勃勃,老夫便与你赌一把农耕稼穑之事,如何?”

    杨川轻笑一声:“怎么,将天下读书人召唤过来,就不敢与本侯论道了?”

    董仲舒摇头,傲然道:“不是老夫不敢与你论道,而是那种坐而论道的事情太过无趣,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老夫只不过想给世人证明一次,我儒门读书人不仅书读得好,就算是治国平天下的本事,比你长宁侯一点都不逊色。

    这样吧,老夫以三年为期,与你长宁侯赌上一场。

    三年内,老夫和门人弟子治理的几个县,若是不如你长宁侯亲自治理的几个县,老夫甘拜下风,从此退隐山林,不再招收门人弟子,一直到死,如何?”

    董仲舒此言一出,众人登时大惊失色。

    长宁侯杨川人品不行,名声不佳,在眼下的汉帝国读书人眼里,其实就跟平阳侯曹襄、舞阳侯樊离等纨绔恶少并无二致,都能被点评成‘长安城四大恶少之一’,可人家在农耕稼穑和做买卖搞钱方面,却也是有目共睹,无论谁提起来,都会忍不住伸出大拇指点个赞……

    董仲舒要与杨川赌农耕稼穑,这不是用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么?

    自取其辱。

    这是诸多读书人的一致想法。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劝解董仲舒,自然又是一阵嘈杂纷乱。

    “董公,请三思。”

    “董公不可也!”

    “……”

    董仲舒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微微摇头,叹一口气,瞅着杨川问一句:“怎的,长宁侯不敢还是不愿?你可要知晓,老夫这是以自己的短处,与你长宁侯的长处比试,难道这一份胆气都没有了?”

    杨川微微皱眉,似乎在反复沉吟、思量着什么。

    良久良久,他才颇为勉强的说道:“也罢,本侯答应董公便是,若本侯输了,自会自当请辞陇西郡太守一职,并上表请奏皇帝,将本侯的爵位降一阶,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