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这一波骚操作……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这一波骚操作…… (第2/3页)

。”

    老贼补充一句。

    杨川沉吟几声,道:“崔九大叔,以我看来,这一仗咱们其实并不用急着去打匈奴人,反正那些狼日哈的就在那里,就等着霍去病将其打趴下;咱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眼下,漠北那边打成了一锅粥,盘踞在漠南、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带的匈奴右贤王在想什么、做什么?

    还有,那些羊日哈的羌人在想什么、做什么?

    当然,还不得不考量一下,陇西李氏如今在想什么、做什么?是不是想着要借势壮大,还想着要通过这一仗,给他们李氏子弟弄几个关内侯?”

    “所以,崔九大叔,咱不妨给陇西李氏一次机会……”

    崔九听着杨川的话,缓缓转头,目光幽幽的盯着杨川:“让陇西李氏派兵攻打羌人部落?”

    杨川摇头:“不,让他们去打羌人部落,估计遭殃的是氐人和其他部落的人,甚至,陇西汉人说不定都要遭殃;

    这段时日,我跟老李家的人多有接触,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十分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那些家伙对爵位、对军功、对当官的野望太过强烈,强烈得让你害怕。

    所以,让他们去自己的隐形盟友羌人部落,他们可能会想出一千一万个法子,用其他部落的人的脑袋换取军功。”

    崔九直接了当的问道:“说重点。”

    杨川:“让他们与羌人联合,去陇南之地,打那些不服管教的羌人、氐人,最好能打穿秦岭,贯通汉中、广元与川蜀平原。”

    崔九眼前一亮。

    旋即,老贼的眼底泛出一丝微不可查的幽光,面无表情的问道:“第一,陇西李氏会答应?第二,贯通陇西、汉中、广元与川蜀之地,就不怕他们坐大?”

    杨川摇头,嘿然笑道:“他们眼下的主要任务,是给自己搞钱修宅邸,享用美食,享受美酒与美女。”

    崔九默默点头。

    杨川的一番骚操作,看似拿着朝廷的钱粮在胡整,但皇帝猜测应该是在给陇西李氏下套,如今看来,这哈怂果然没安好心,不知不觉间,就开始让经营数百年、以耕读练武为主业的陇西李氏学会了享乐……

    ……

    陇西郡十一县的‘政绩工程’如火如荼,到处都是搬运木料、石料的部曲和仆役,通往临洮的道路,也多处开工夯筑。

    你们最想要的爵位,本侯想办法给你们搞来。

    你们最喜欢的宅邸,本侯拨付钱粮给你们修筑。

    至于这各县通往临洮的道路,总该你们出钱出人出力的夯筑吧?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般简单、枯燥而无趣,根本就不用杨川开口,陇西李氏十几支宗亲只是碰了一个头,便将帮助杨川太守修筑道路的事情定了下来,还不等太守府批复,各地狗大户们便开始修路。

    他们打听得清楚,杨川对道路的要求极高,据说光是路基就要处理三五遍,还要加入一些矿石粉末、炒过的盐巴什么的,反正就很复杂。

    于是乎,那些人一边开始挖路基,一边派人来太守府‘借人’。

    自己还没想着要借人,对方就先向自己借人了?

    杨川听闻后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家伙也太心急火燎了吧?夯筑官道,那是多大的工程量,就算跟原来一样的工艺流程,只是用三和沙土青盐黄泥蒸土,就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基建营的几名‘小包工头’召来,令他们想办法抽调一批‘技术员’,先借给陇西李氏,让他们去修路。

    于是,当那些技术员抵达各个施工现场,给那些狗大户详细说了一遍夯筑官道的基本流程后,那些人都傻眼了。

    根据杨川的设计,普通官道的夯筑,需要经过开挖路基、防渗漏处理、防水层处理、防翻浆处理、铺设羊毛毡、铺设基础层……

    等几十道工序。

    而且,单单修路还不行。

    杨川的要求,官道夯筑时,必须同时考虑周边环境,将排洪、护坡等统统考虑进去,该修排洪沟的就修排洪沟,该修坝的修坝,简直就!

    简直就没办法修了好吧。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杨川传下话来,他已禀奏朝廷,将在陇西郡开设太学院‘分校’——

    【首阳书院】

    只要年满七岁,无论男女,皆可入首阳书院读书,书院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学生一定数额的钱粮补贴,但前提是必须通过一次入学考试。

    考试题目由杨川亲自命题,考试完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