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烤串的几个步骤

    第四百二十二章 烤串的几个步骤 (第2/3页)

 “你们这些人啊,书得多,也读得好,堪称大汉砖家。”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孔夫子、孟夫子都曾说过,这天底下的凡事种种,皆有其法,皆有其道,咱们想要干大事,便须依道而行,切不可逆道而为。”

    杨川再一次开启‘教书育人模式’,给张汤、司马迁、东方朔几人现场教学,竟莫名的有些夫子风范:“就像撸串这件事情,别看它很简单,只要有手就行,其实不然。”

    “这撸串呢,大致有这样几个步骤,无非就是宰杀、剥洗、剔骨、剁肉、涂抹香油蘸料、翻烤、撸。”

    “每一个步骤,若是粗心大意,便会影响到后续的每一个环节。”

    “就譬如你一开始挑选牛羊时,选了一只患病的羊羔子,或者一头干瘦如柴的老牛,这样一来,你的食材本身就出了问题,后面的每一个环节,哪怕你所用的是世上最好的香油蘸料,你的翻烤手法也是一等一的,可是,折腾大半天,吃到你口中的那些肉,却终究还是带病的、干瘦如柴的,还能好吃?”

    “其次,便是后续的一些环节,蘸料的配比合适不合适?翻烤手法熟练不熟练?火候掌控到位不到位?”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所谓的谋篇布局,大致也是如此,就譬如咱们想要经略河西走廊、西域,乃至整个漠南、漠北之地,第一步需要做的是什么?”

    “可不就是挑选食材。”

    “河西走廊,沃野千里,不仅是天下一等一的良田,还是极好的军马场,南北皆有巨峰山脉隔断,成了羌人、匈奴人之间的交合之地,同时,东西贯通后,还可以连接起长安城与西域,成为大汉内外交通的一个天然大通道。”

    “故而,对于河西走廊,皇帝的想法是势在必得。”

    “本侯的想法,是不但要得了整个河西走廊,还要想办法进行深耕、经略,使之成为汉帝国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道理很简单,让杨川一番详细讲说后,莫名的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听得张汤几人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暗暗伸出大拇指,给杨川小贼点了一个纯手工的赞:

    “长宁侯,厉害!”

    “牛π!”

    “能把一个简单道理,讲说得如此云遮雾罩、高深莫测,令人难以索解,长宁侯,你果然名不虚传……”

    让张汤、司马迁、东方朔几人调笑一番,杨川哈哈大笑:“你们这几个家伙,休要把咱这大汉列侯不当大官。”

    几人说笑一阵后,杨川继续讲说自己的打算:“你们看过河西走廊的地图,须知这个位置看似不起眼,夹在武威、陇西之间,算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三不管地方。

    可是,经过咱们这一番杀戮、经略,使之成为咱大汉进兵羌人、匈奴人的支撑点,又是一番何等景象……”

    张汤几人登时脸色微变。

    开疆拓土,这便是开疆拓土啊!

    只要按照杨川的计划,经营好打柴沟这个支撑点,向西可控制整个乌鞘岭山脉,向北可随时随地进攻漠南、漠北,与定襄、五原、朔方等州郡遥相呼应,成为一把利刃;向南,则可控制三四千里的羌人地区,随时都可以饮马青海湖。

    如此一来,就算霍去病、李广那两支大军没有什么战果,汉帝国的版图却是实打实的向西强行推进千里……

    根据秦汉两朝的‘军功制’,阵斩敌首,其实是常规军功,想要封侯拜将,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其中一个十分‘优秀’的例子,便飞将军李广,那老将在沙场征战几十年,却终究还是不能封侯,由此可见一斑也。

    而开疆拓土之事,则完全不同。

    就譬如大将军卫青,一场大战,阵斩匈奴敌首其实也不多,也就五六万之众,可人家的真正功劳,是夺回整个朔方郡,并以此为战略支撑点,继而收复了整个河套平原,等若是将汉帝国的版图扩大了几万里!

    “杨川、呃,长宁侯,我曾听博望侯张骞说过,河西走廊面积极广,比所谓的河套平原还要大上一些,不知真实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