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厨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四百六十五章 厨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3页)

    两千年前的敦煌,美不胜收。

    西面的阿尔金山,在清晨和黄昏时,在阳光照耀下,会如黄金一般熠熠生辉,能亮瞎人的狗眼;东面的祁连山脉,雪线很低,远远看去,白雪皑皑,古木森森。

    两大山脉的中间,形成一个巨大的河谷地带,茫茫草原,一眼望不到头。

    水草丰美,湖泊海子星罗棋布。

    这里,曾经孕育了很多彪悍的人类族群,随着历史变迁,战争改变了一切,又诞生了一切,让这片土地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人。

    唯有那些鸟类和野兽,似乎从来都没什么变化。

    就譬如那些斑头雁,每在春日暖阳的时节,便会从遥远的南方迁徙而来,在天空盘旋着,鸣叫着,像一群迫不及待的家伙,寻找去年的鸟窝。

    它们啊,在天空缓慢滑翔。

    一会儿,排成一个‘S’,一会儿,排成一个'B'。

    当然,更多的时候,它们会排成一个‘人’字,啊啊的叫唤着,寻觅着,成双成对的在天空嬉闹。

    春夏之交,苏干湖成了鸟类的天堂。

    三百多里的水域,加上五百多里的湿地,让这片天然的盆地气候湿润,温暖,养活了一群又一群的斑头雁。

    不过,斑头雁只是其中之一。

    灰鹤、反嘴鹬、黑颈鹤、黑鹳、赤麻鸭、绿头鸭、针尾鸭、白骨顶鸡、黑翅长脚鹬、红脚鹬、大天鹅、秋沙鸭……

    这些家伙啊,整日吵吵嚷嚷的,叽叽呱呱的,总会让杨川心情低落那么一阵子。

    他很想念自己的竹园头村,想念自己的三名小妇人。

    南宫公主,平阳公主,卫青,曹襄……当然,他最为想念的,终究还是刘满、织娘、娜仁托娅三名小妇人,以及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儿子皮实一些,估计长大一些后,会变得很淘气,少不了被三名小妇人摁在地上一顿饱揍,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刘满生了一个丫头,估计现在都抬不起头了吧?

    那小妇人傲娇得很,仗着自己是大汉公主,总觉得织娘、娜仁托娅二人身份低微,忍不住就想欺负人,结果,被织娘压得死死的,屁事都没有。

    有一句老话怎么说的?

    又菜,又爱玩。

    而且,还经常玩不起……

    杨川修筑的军寨不大,但极牢固,等若一座木石结构的小型城堡,依山傍水,每天早上起来,推开门窗,就能看到远处的苏干湖。

    这是一片肥美的草场,因为地处偏远,并未受到两次河西大战的影响,所以,渐渐聚拢过来好多个小型部落。

    草原法则,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杨川手下有两千多人,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就将所有的部落头人、大祭司杀完了。

    所以。

    这片海子和湿地,以及周边千里草场,唯一的主人便是杨川。

    按照他的惯例,自己的地盘上,绝对不允许出现第二个贵族,因为,他觉得,在眼下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想要建立一套理想状态的统治系统,就得使用一些铁血手段,将所有的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自然便是将所有的草场、湖泊、海子和牛羊牲口,收归‘国有’,让那些贫苦的牧民变成真正的‘无产者’。

    于是乎,伐木工有了,农夫有了,牧民有了,矿工有了。

    剩下的,就是他那一套‘伐木、筑城、种田、挖矿、爆兵’的玩意儿,听上去有些粗暴简单,但问题是很有效果。

    在最短的时间内,杨川便将敦煌一带经营成了另外的一个‘大本营’。

    之所以选择在敦煌布局,他考虑的较为深远,这地方处于河西走廊与西域的一个关键节点上,此为其一。

    其二,翻过阿尔金山,便是后世唐僧取经的那个烂怂地方。

    其三,一路向西北,既可以进入西域,还可以绕开西域,直接进入中亚、西亚……

    作为一名厨子,这么好的地段,岂能轻易放手?

    他打算,在敦煌这片土地上,经营出另外一座‘鹿鼎城’,东可监视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西域的经营状况,西可连通中亚、西亚和佛陀之国,成为东西方之间,丝绸之路的‘中间商’……

    ……

    “老师,胭脂城传来消息,韩嫣将三万军户留在胭脂城一带,让他们开垦荒地,修筑城池,剩下的两万多户,被他带着继续向西,看样子想要在土围子城一带屯田。”

    这一日,杨川正在厨房里忙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