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终究错付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终究错付了 (第2/3页)

   杨川的‘战略目标’完成,该撤退了……

    ……

    十日后。

    韩嫣‘战死’的消息传回长安城,引起一片哗然,刘彻大怒,在未央宫某寝宫里,使劲折腾了大半夜,让两名匈奴小妇人下不了床。

    狗日的匈奴人!

    朕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人才,就这般莫名其妙的死在了河西走廊?

    霍去病是干什么吃的?

    还有张骞,朕派他过去,出使西域只是顺手而为之,主要任务,便是协助车骑将军韩嫣在西域建功立业,他竟然擅自行动!

    还有。

    还有谁?

    刘彻紧急召见了卫青。

    “姐夫,听说你最近身子骨不好,朕让太医看过几次,如何,好些了么?”

    刘彻脸色阴沉,端坐在一张案几之后,手中捏着一卷军情密报,随口问道:“车骑将军韩嫣战死,姐夫,你看朝中谁堪当此重任,征讨西域?”

    卫青拱手,道:“谢陛下挂念,微臣身子骨硬朗,吃了一段时日的汤药,如今已然大好。”

    “至于西征大军的人选,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刘彻叹一口气,柔声说道:“姐夫,朕本想让你去西征的,可是,西北之地不同漠南漠北,春冬苦寒,夏秋燥热,朕岂敢让姐夫拖着病体前去西征?

    更何况,那边有去病儿,打打杀杀的事情,有他一个人就够了。”

    卫青面色坦然,道:“陛下,微臣奴隶出身,能有今日荣华富贵,皆为陛下所赐,就算是身体残破,也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河西走廊初定,西域尚未荡平。”

    “陛下。”

    “此等情形下,只有精锐铁骑横扫西域诸国,还远远不够,朝廷得尽快拿出一个屯垦戍边的章程,一边派大军清剿匈奴右贤王残余,镇压西域诸国的同时,更需要尽快恢复生产,大量开垦农田,安置那些游牧部落进行农耕稼穑之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河西走廊和西域之地,尽快纳入我大汉疆域。”

    “此外,还须征调民夫,组成几支基建营,修筑通往西域的道路。”

    “同时,沿途夯筑驰道时,还须修筑城池关隘,派兵驻守。”

    “若是朝廷一时间没有足够的大军镇守,可以考虑招募郡兵,固守城池,保证屯田垦荒顺利进行……”

    卫青一口气说出压在胸中的话语,苍白脸色渐渐有了一抹血色,整个人的气势,也渐渐恢复了二三分。

    他躬身施礼,诚恳说道:“陛下,微臣愿请陛下传旨,令微臣去河西走廊屯田戍边,就算这一把老骨头丢在西北,也是心甘情愿的……”

    刘彻目光闪动,喟然叹道:“姐夫,你还是安心养病吧。”

    卫青又坚持了几次。

    刘彻却终究没有应允,反而召唤两名太医,当场给卫青把脉看病,一脸的关切,就十分的诚恳呢。

    “启奏陛下,大将军气血两亏,心脉不稳,须得安神静养。”

    “陛下,大将军身子骨亏空严重,亟需汤药调理,不可劳动大驾,以免病情加重。”

    “……”

    刘彻唉声叹气,主动走下汉白玉台阶,在卫青肩膀上轻轻拍打几下,柔声抚慰几句,便让两名太医‘搀扶’着卫青离开未央宫。

    皇帝看得真切。

    大将军卫青在离开未央宫时,神色黯然,鬓角的花白头发,似乎都有些衰败下去。

    九尺男儿,突然就病倒了。

    “唉,终究还是岁月催人老,看看朕的这位姐夫,漠北大战结束后,这才短短几个月,身子骨就垮掉了。”

    刘彻缓步走出前殿,站在高大的台阶上,望着春夏之交的花园、药圃和竹林,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大长门崔九跟随皇帝身后,突然开口:“陛下,大将军的身体并无大碍,他是个粗人,就该干一点粗活儿、重活儿,一身血气活泛起来,病情自然就会好转。”

    刘彻没有回头,仰着脸,望着清朗天空里的几朵白云,面无表情的说道:“崔九,朕做错了?”

    崔九摇头:“没错。”

    刘彻深吸一口气,憋了七八个呼吸后,方才缓缓吐出:“崔九,你是宫中老人,侍奉过文皇帝,景皇帝,如今,又在朕身边这些年,知道的事情比朕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