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养山育水得天庇

    第40章养山育水得天庇 (第2/3页)

    大山养育了万物生灵,万物只懂得索取却不懂得保护山林。

    直到白沚的出现,维护了青山碧水,万蛇山的凶名震住了贪婪的外来人,柳仙的信仰指引着山下村民与山为善,与自然共生。

    百年来,人类再也没有放火烧山的行为,也没有开荒辟田的行为,人类踪迹向南方扩张的步伐被白沚阻拦下来了。

    钟灵毓秀之地,有自然之灵的诞生。

    一百四五十年来,白沚保山护水,维系此山中万物生灵繁衍,哪怕有无数蛇类被他的气息吸引而来在此形成蛇窝,也没有影响到生态平衡。

    反而通过各种手段护养山林,培育灵机,已是造福一方。

    他的头顶上不知何时岁月里浮现了一丝玄黄功德。

    白沚巡山一遍后,已经有些乏了。便回了蛇王谷里睡一觉。

    月影初照古柳小潭,山高月清蛙鸣悄悄。

    睡梦昏沉中,白沚发觉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竟然是飞在高空之上,俯览群山,郁郁葱葱的山林,月下飞流瀑布,山中大小河湖潺潺流淌着活水,青山远黛,近水含烟,幽寂山野自然入心。

    白沚凌空游天而行,如白龙盘旋苍穹,他张口呼为风,吐为云雾,风云交汇山林如轻纱淡烟过境,月色朦胧,银辉倾斜千里。

    白沚恍然间发现自己可以闭上双目了!蛇类是没有眼皮的,换句话说蛇眼永远不可能闭上合拢。

    但如今,他闭上了双目。

    山林百里,鸟鸣虫叫,蛙跳蛇游,狐窜兔奔,风吹叶落,草木枯黄皆入他心中。

    白沚闭目,下意识的张口唤道:“风~”

    有大风骤起,非妖非邪而属天,风卷山林云雾散。

    “云~”

    大风自四方起,召了八方云动,云海连绵不见边际。

    “雷~”

    重重云深处,有闪电划破长空,雷声轰鸣,百邪退避。

    “雨~”

    雷鸣电闪狂风如怒,有倾盆雨落润泽山林草木万生。

    淅淅沥沥的雨声传入白沚耳中,他猛然抬起头,自己仍旧在洞里刚睡醒。

    “原来,不过是一场梦?”

    白沚无奈摇摇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说的真不错,梦里的呼风唤雨可不就是龙的本领?

    夜月下,白沚晃晃脑袋清醒头脑,爬出洞府继续开始了吐呐月华。

    ……

    在大晋的东方,与临南洲三大国之一的风都国,只隔着一座雾山,连绵两百里作为两国边境缓冲之地。

    雾山如其名,终年云雾笼罩,故而盛产茶。这里的云雾茶畅销大晋与风都两国数州。山中还有一个颇为灵异的道观,名为云雾观。

    观中不过三五个道童,只有一个真道士,是授了符箓和道印的,道号自称云隐真人。山下村子里的风都国村民都叫他云隐大师、云隐仙人,且尊敬异常。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云隐真人曾救活过病危垂死的凡人,也曾夜中抓鬼驱邪,更有种种神奇的事情发生在其身上。

    这一年,山下三月不曾下过一场雨,河湖之水尽数干涸,十井九枯,庄稼皆因干旱缺水枯萎。

    百姓民不聊生,百兽逃入深山。

    云隐真人被万民祈求出山请雨,求老天慈悲。

    云隐真人于黄家村外桃河口处造坛拜法,于六九数日登坛做法。

    此时,道坛下汇聚了数千百姓,连一府知府都亲自前来观法求雨。

    夏日炎炎,乌压压的百姓拥挤在一起,知府身旁随从忍着燥热为大人摇扇驱暑。

    其幕僚叹道:“只希望这云隐真人能够真请来雨来,让百姓少些疾苦。”

    知府气道:“一定要给我把雨请来,否则本官这颗人头就保不住了。自我接任知府三年来赋税一年比一年低,知州大人已经拿我问罪了,再干旱一个月今年就颗粒无收,我拿什么去给朝廷交税?

    本官自认爱民如子,日夜操劳公为民劳心劳力,这老天就这样惩罚我吗?赵先生,你说本官该不该辞官了?”

    幕僚赵先生忙安慰道:“大人,您的一言一行都落在上天眼里呢,或许这场旱灾就是上天对您的考验。您放心,我听说啊这位云隐真人可是道门里的高人,甚至授传了三次符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其道法深不可测,既然应了万民请求自当会尽全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