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

    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 (第2/3页)

张贼南北夹攻的风险走投无路了。所以,前出到南部与善勾机汇合后便只能驻扎下来,战兵们每日两餐、辅兵一干一稀、千把川省民伕每日一餐,等待张虎露出破绽。

    反观张虎一方,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前方有险可峙,退路后顾无忧,既不会傻到跑出城跟孙杰打野战,又没必要攻击除了一群战兵啥财货都没有的南部,再加上第一次造反没啥经验不知道下一步该作何打算,故而也就跟孙杰耗上了。

    川省的官员们也逐渐看明白了这个态势:只要孙杰在,自己便无需担心张贼进犯。水患后本身就不富裕,再加上蜀王隔三岔五的添乱,孙部粮草的供应便有一搭无一搭地懈怠下来,算算日子,催得紧时就凑上几百石给孙杰发过去……

    朝廷里更热闹了,对孙杰顿兵不战的指责逐渐多了起来。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圣上对孙家的信任是无以复加的,而且,每隔十来天,孙杰的军情便用四百里快马报到京师(最快的标准是六百里,八百里加急只是个传说,那样的话,每一站的人和马都会跑死的),参考川省官员们的报告,孙杰缺粮,难以展开军事行动是客观事实,所以一开始绝大部分言官除了嚷嚷几句,也没太过分。不过,日久生变,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了。

    户科给事中乔南星(字尚白)给圣天子上了一道《十可虑》的折子,表面上表达的是对川省战事胶着的忧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乔大人矛头指的还是孙杰在保存实力:“……八可虑,夫将也,慨然奋勇,破釜沉舟,百二秦关可破、顿兵不进已逾半载,果缺粮否?试问半载耗粮几何?九可虑,兵为将有,只知将命而不知有国、十可虑,国战怯、私战勇,其受两百年天恩岂无羞惭无地之愧哉……”正途出身、专业找碴儿的乔大人笔锋如刀,字字诛心,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孙杰此前的胜利说成“私战”,若不是顾忌孙家根深叶茂在朝中颇多奥援,指不定还会骂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其实,乔南星此举也并非全然是哗众取宠。乔大人有个同年好友蒋元标(字时瞻),几个月前接替了俞朝智,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为了讨蒋大人欢心,临洮府曾给他组织过一场表演:一个壮汉手持大刀接连斩下三颗牛头——这位威风凛凛的大将,便是兰州中护卫指挥使卢光宇。卢将军太符合蒋大人对武将的认知了:大字不识、力大无穷、满脸横肉、对自己还毕恭毕敬!聊到张虎,卢将军轻蔑地一撇嘴:“倘是遇到某,能在某刀下走过三合,某便是狗子养的!”掷地有声的朴实话语给蒋大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说的太好了!武将嘛,上阵杀敌才是唯一的正途,运筹帷幄那是咱们饱读诗书的文官的事,轮得到你想那么多么?给本官冲就是了!兵嘛,死多少本大人拍着胸脯给你补多少……

    本着为国求才的美好愿望,蒋大人有意栽培卢光宇,所以跟京师的几个好友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一番认真的计划分工,乔南星是负责带头开火的。

    果然如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