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章 粮绝

    二百二十二章 粮绝 (第2/3页)

么逃?然而队官们都怕,每到晚间就看得格外严,有的临睡前还用绳把伕子们脚踝拴起来,连半夜起夜都要大家一起去。

    莫看货场到寨子只有五里,中间有好几道关卡呢。如果真有人能混过去,保证会大吃一惊:织金寨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人!这哪里是什么寨子,分明就是一座城啊!

    说来也怪,这日近午时分,一员穿了全套明军盔甲的骑将带了十几个马卫大摇大摆地经过货场,径直向织金方向行来。关卡上的苗兵们远远望见来骑立刻紧张起来,剑拔弩张如临大敌,有几个弓兵还把箭头往腰间挂的小竹筒里蘸了蘸,然后搭在箭台上半张弓戒备着——竹筒里是粘稠的黄褐色树汁,这就是令人闻声色变的见血封喉毒液!见血封喉树又名毒箭木,树汁有剧毒,进入人体后中毒者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咽喉,最多一个时辰就会窒息而死,所以得名见血封喉。普通的步弓最多破甲,浅表的皮外伤不会有甚大碍,故而弓兵们便用上了毒液做效果加持——只要皮破见红,中箭者必死无救,任你大罗神仙也无药可解。贵州没有毒箭木,这是云南那边一道起事的友军送的。保守织金寨的机密是头等大事,所以外围的哨兵们都配发了这些最珍贵的绝杀毒物。

    来骑驰近到一箭之远时领头的明将一声吆喝,众骑士纷纷勒住坐骑,马匹由小跑改为碎步走。苗人哨兵们相互望了望,稍稍放了心:显见明狗们没什么敌意。待走得更近了些,明将高声呼喊起来——喊的竟是苗语。

    听到喊声,苗兵们的表情立刻放松下来,纷纷放下端平的武器也回应了几声。来骑再次催动战马向前小跑过去,经过关卡时那些苗兵都双掌合十举过头顶向骑将行苗礼。

    众骑一路驰进织金寨,熟门熟路地在一座很大的竹楼前下了马,马卫们跟周围的苗人熟络地打着招呼,三三两两散开来坐到人群里,有人递过茶水。为首的明将则昂然进了竹楼。

    来人是陈其愚参将!

    过了约莫一个多时辰,陈其愚从楼里出来,马卫们纷纷向众人告辞,众骑离了寨子,向金鸡驿方向驰去。

    竹楼里又出来一个人。看容貌大约四十多岁,满脸精悍之色,粗大的指关节和厚厚的指甲透露出生活的磨砺与沧桑。头上是蓝黑色土布盘成的圆形苗帽,上面用银线绣了只展翅凌空的雄鹰。上衣是蓝色对襟短袄,下身是黑色宽腿筒裤,脚下穿的是一双不分左右的黑色土布双梁船头鞋(包括官靴在内,明朝汉人们的鞋子也不分左右脚)。除了帽上绣的银鹰,全身上下再无任何装饰,竹楼周围的苗人们大多身穿五彩斑斓的苗绣,因此这身装束在人群里很是惹眼。见他出来,四下里的苗人们全部俯首作礼,一些头人寨主模样的人纷纷凑近过来。

    他向众人略点点头,沉声道:“大家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兵。”

    人群中响起小声的欢呼声。

    这人竟是安邦彦!

    安邦彦并没有像王尔善判断的那样跑去毕节,而是一直就待在明军眼皮底下的织金寨!

    这里是安邦彦经营了很久的老巢之一,跟他一起的还有水西本寨最精锐的八千苗兵,以及最忠心的五六个头人和他们的部下,现下织金寨里藏着足足有两万多名苗兵!

    陈其愚本就是安邦彦的死党,他的所谓投诚倒戈,其实是受安长老之命的诈降!在这时候冒险亲自跑来,陈其愚是汇报一件大事:明军要退兵了。

    王尔善确实不得不退兵——因为明军断粮了。

    贵州全省以及湖广都在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