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章   终结(三)

    二百六十八章   终结(三) (第2/3页)

了。康妃越小心翼翼地分辩,她越觉得是话里有话的炫耀,两位娘娘鸡同鸭讲了半天,汪才人终于发作起来,怒吼一声:“既然官家为了狐狸精连江山社稷都不要了,本宫有何惜哉!”举了未来的圣天子作势就要往地上掼!

    康妃当时就吓傻了!再也顾不得陪小心,扑过去一把托住汪才人的手臂死也不敢松开,二位娘娘便纠缠在了一起。这一切,被匆匆闻讯赶来的先皇撞了满眼……于是,汪才人被直接打入冷宫,此时的皇太孙,未来的圣天子,便自然而然地交给康妃抚养了。本身性格就很极端,加诸平日里对宫人一贯的刻薄毒辣,在冷宫里能有什么好果子吃?没多久,人也就带着满肚子怨气殁了。

    不多久,诚王的母亲亡故,先皇本着一只羊是牵两只羊也是放小哥俩还能做个伴的精神,把诚王也送到了康妃那里。还好,在康妃的悉心照料下,圣天子确实过了几年开心的日子,与诚王也产生了浓厚的手足之情。再后来,康妃又生下一个公主。再能干,一个娘拉扯三个娃也是太辛苦,于是先皇又叫庄妃把诚王领过去抚养……不过,兄妹三人的感情始终很不错。

    大明有一条铁律:好日子绝对不能长久。果不其然,随后就出了大乱子,天大的乱子。

    老皇上驾崩,太子爷,就是先皇,登基继了大统。

    这算好事吧?

    呵呵,才怪。先皇登基一个月,得了场暴病,驾鹤,哦不对,普通人死了驾鹤,圣天子得乘龙,嗯,两腿一蹬乘龙追他爹去了。

    照理说,反正有现成的接班人,龙椅就在那里,你管它大小Size,哪个屁股坐不是坐?把皇太孙领过来往龙椅上一按,大家撅屁股磕头山呼万岁不就完了么?

    哼,图样图森破!

    绝对不可以!

    为什么?

    废话!如果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话……自己的功劳在哪里?未来的权势又在哪里?!

    那怎么办?

    简单啊,人为制造出一场大麻烦,然后不就能力挽狂澜了!

    借口太好找了:外戚专权祸乱朝纲殷鉴不远!

    乾清宫外来了几个“忠心耿耿”的老臣,禀报说先皇的灵堂已布设完毕,恭恭敬敬地跪请太子去哭祭。这理由简直太正常得无可挑剔了吧?于是,太子出来了。

    太子出来,几位老臣山呼万岁。嗯,也正常,反正马上要登基了,喊得早了一两天而已。

    几位拥着太子爷走了,但没去灵堂哭祭,而是径直去了文华殿!到了那里,汇合了早已候在彼处的一大群级别不够进内宫的其他人等,把太子爷往龙椅上一按,再次正儿八经地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也就是内部先举行一场临时性登基仪式了!

    且慢!

    难道,这就能算立下“拥戴之功”了么?

    当然不行。

    所谓的拥戴之功,是说得有竞争者,然后在你的大力支持下,你力挺的那个家伙终于把其他家伙统统砍死自己坐上龙椅,比如唐时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问题是太子爷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啊——无论如何,他那个小屁股都会坐上龙椅,你们哪里来的功劳?

    答案是现成的:树立一个敌人。

    谁?

    他娘呗。哦对了,他那个神经病亲娘早死了,那就是抚养他长大的后妈——康妃!

    于是,一个小道消息在外间传得沸沸扬扬:幼主被包藏祸心的康妃劫持了,而且,生命危在旦夕!

    理由呢?理由是现成的啊:他不是跟康妃一起住在乾清宫么?这就算劫持!

    得保护太子免遭康妃毒手!您呐,不能再回乾清宫了,这几天就暂住太子的东宫吧,放心,我们来保护您!

    读史至此,难抑拍案:太他妈的不要脸了,卑鄙下作到无以复加!

    谁能想到太子那个爹是个短命鬼登基一个月突然暴毙?他一直由康妃抚养,一直跟她住,有什么错么!群臣过来请太子去哭祭先皇,康妃一边哭老公一边跟儿子叮嘱几句话,这就算“阻拦”“挟持”么?至于谋害太子,呵呵,她养了小家伙这么多年,怎么着,早不弄死晚不弄死,眼看着这半大小子要做皇帝自己马上熬到最幸福的时刻了却要把他弄死?她图个啥,图给自己和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